吨半粮德州120万亩核心区六成以上

记者杨璐

7月11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办“走在前、开新局”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介绍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有关情况。

山东省率先提出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吨半粮”生产能力创建,各地进行了有益探索。这项示范创建目前取得了哪些效果,对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什么促进作用?

发布会上,齐河县委副书记、县长陈光春回答齐鲁晚报记者提问时说,德州是全国5个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试点市之一、全国第1个“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的地级市,粮食面积常年稳定在万亩,产量亿斤以上,占全国的1%、全省的六分之一,扛牢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义不容辞。

陈光春介绍说,年德州启动“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严格实行“书记抓粮、党政同责”,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落实书记“指挥田”,力争用5年时间创建全国首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经测产,今年全市万亩核心区60%以上的地块亩产超过公斤,“吨半粮”核心区创建实现首战告捷。

齐河县是德州市粮食高产的代表,是全国超级产粮大县,常年粮食种植面积在万亩以上,总产连续14年稳定在22亿斤以上,连续7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是华北地区唯一的全国粮食生产功能区试点单位。

年春节刚过,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加强冬小麦田间管理工作会议在山东省召开,齐河县粮食生产经验在全国推广。

陈光春说,在“吨半粮”生产能力创建上,齐河坚持早动手、快落实,明确了今年建成20万亩“吨半粮”、3年达到50万亩的目标,全力稳面积、增单产,抓品质、提效益,夏粮产量再创新高。20万亩“吨半粮”核心区最高亩产.6公斤,刷新历史纪录,带动全县.1万亩小麦亩产达到公斤、较年增产34.93公斤;总产13.93亿斤、较年增产0.9亿斤。根据行情价格,全县粮食销售收入较去年增加2.67亿元,农民每亩增收元以上,实现了增产与增收的齐头并进。

工作中,一是坚持“书记抓粮”。建成县、乡、管区、村四级书记“指挥田”13万亩,县抓万亩高产片、镇抓千亩示范方、村抓百亩样板田,干部带着群众干,形成了齐心抓粮的强大合力。今年,各级“指挥田”夏粮平均增产超过10%。

二是突出政策稳粮。实施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示范项目,整合各级资金9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48万亩;发放深耕深松、农机购置、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各类补贴多万元,拿出万元重奖“粮王”,农民种粮积极性显著提高。

三是多措并举兴粮。聘请中国农大、省农科院等22名专家担任技术顾问,组建起人的农技服务队,把科学技术送到田间地头。针对去年秋汛造成的弱苗地块,实行“三人四包”工作制(一名党政干部、一名村干部、一名技术人员,包技术、包农资、包督促、包转化),强化田间管理,全力促弱转壮。依托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集成推广良种、良田、良法、良机,粮食生产综合托管率达到91%,“八统一”绿色高产高效技术到位率(统一秸秆还田、统一配方施肥、统一深耕作业、统一良种供应、统一宽幅精播、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植保服务、统一收售服务)、全程机械化率均达到%。

四是狠抓减损增粮。落实中央“全链条节粮减损”部署,投资5亿元,建成粮食综合服务中心、烘干仓储设施各16处,在全国产粮大县中率先实现了烘干仓储设施乡镇全覆盖,粮食从地头直接烘干入库,亩均减损5%。

“夏粮的丰产丰收,让我们实现全年丰收更有信心、更有底气。”陈光春表示,下一步将全力扛牢“粮食安全”大旗,确保年内建成20万亩“吨半粮”、3年建成50万亩“吨半粮”,尽快建成全国首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县,打响“吨半粮、齐河创”品牌,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更多齐河力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283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