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审计局王圆圆张立波
山东省德州市审计局坚持以创建优秀审计项目为引领,整合优势资源,创新工作路径,推动审计质量全面提升。至年,德州连续4年荣获全国优秀审计项目,市审计局连续两年审计质量位列全省第一。全市12个审计机关中,过半数单位荣获省级及以上优秀审计项目,审计质量走在全省前列。
拓展审计思路,创新管理模式
更新理念,提升效能。引入质量竞争机制,由局领导对每个审计项目进行现场点评打分,及时公布得分情况,促进形成创先争优的工作氛围。在全市开展审计质量检查,每半年随机抽查一次,年底全面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进行通报。坚持宏观思维引领,对审计项目进行充分论证,了解项目领域宏观形势、改革任务、发展现状等,吃透项目所涉及的政策措施,将揭示微观问题与服务宏观决策结合起来,深入查找问题根源,提出建议,促进体制机制完善,为领导决策服务。如获评年审计署地方优秀审计项目——齐河县原县委书记任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审计,审计组在项目实施中,科学设计财政改革、资源开发、环境治理等专题,按照“一个专题一条线”方式,由各小组组长带题攻关、及时跟进,增强了审计工作的针对性。
创新融合,统筹推进。坚持市县同谋划、同部署、同发展,打造市县审计共同体。打破层级、区域、专业界限,建立全市审计人才库,出台《德州市审计局审计业务人力资源管理办法(试行)》《德州市审计机关审计人员抽调计划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动态跟踪监管机制,对全市审计人员归口管理、统一调配、动态监管。强化市县重大项目统筹,按照上级机关安排项目和地方党委、政府交办项目“两个优先”原则,发挥市审计局计划立项龙头作用,以政策落实跟踪审计、预算执行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为平台,建立“平台纵向指挥、小组横向延伸、情况上传下达、成果逐级汇总”的立体化网格化审计组织模式,为提高审计效能奠定坚实基础。
科学谋划,精准发力。适应审计全覆盖要求,分类、分领域构建审计对象库和项目库。加强与市委政策研究室及有关单位的对接协调,结合重大政策、重大改革事项、重大项目,确定审计立项依据、审计目标、实施路径等,确保审计项目计划科学性。建立项目优选机制,由局领导对审计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通过评审打分,择优纳入项目库统一管理。对于确定实施的重大项目在审计资源上给予重点保障,对于县审计局确定的“种子”项目,加大定期督导和“会诊”力度,动态掌握项目进展、质量管控、问题查处、成果开发等情况,及时把脉问诊、查漏补缺,确保审计质量。
坚持创新驱动,强化基础支撑
打造专业团队,提高审计实战能力。整合市县审计局专业人才,组建以大数据分析团队为“战略支援部队”,以财政、经济责任、民生、投资审计骨干为支撑的“1+N”审计专业团队,形成以专业人才带动交叉融合的审计队伍建设模式。以省市、市县结合的重大审计项目为平台,全市各团队成员归口管理、混合编组、以审代训,提升实战能力。
突出分类指导,推进审计标准化实施。从规范程序入手,及时总结归纳各类审计项目,建立涵盖重大政策落实跟踪、预算执行、经济责任等各类别审计项目的操作指南,并配发审计操作指引,详细列明各类型审计项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