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年来,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紧紧扭住项目建设“牛鼻子”,项目建设上久久为功、持续发力,走出了一条符合新时代要求、强县富民相结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十三五”期间,齐河县平均每年实施重点项目个以上,总投资亿元以上。其中,6个项目列入省重点,36个项目列入市重点,5个项目列为年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项目个数、投资总额及年度计划投资额均居德州全市首位。
“十四五”开局之年,齐河健全招商体系,加速项目引进。推动招引理念由单纯“引项目”向“构建产业链”转变、招引方式由“粗放型”向“市场型、专业型”转变。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通过“老企业”引进“新项目”,围绕自身需求引进产业链项目,带动整个产业发展。同时提升园区承载,加速项目落地,县经济开发区以8个“区中园”为依托,抓龙头带动,促集群化发展,新能源整车制造及关键配套生产企业达到22家,装备制造企业达到家,现代物流企业达到19家,黄河生态城、齐鲁高新区强化配套联动、完善基础设施,形成了文化旅游、医养健康、高新技术三大产业联动发展的格局,成为全县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突出问题导向,齐河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按照“龙头带产业、产业延链条、链条成集群、集群建园区”的思路,全力以赴抓龙头、上项目、培产业,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同时,大力培植工业企业、创新成长企业,对优势企业,从财政奖励、土地供给、人才引进、技术创新、投融资政策、政府采购等方面,切实加大支持力度,依托龙头效应不断培育骨干企业梯队,实现层级发展。
县委书记孙修炜做“双招双引”典型发言始终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抓“六保”促“六稳”的头等大事、重中之重。加快推进“四个一批”项目建设,完善重点项目推进落实机制,全链条跟踪、全过程代办、全方位服务,缩短项目转化和建设周期。永锋、金能、百多安医学科技园、黄河湿地、齐河博物馆群等一批项目先后引进、落地、建成,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而又“清”的新型政商关系。齐河实行县领导包保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制度,坚持有需必应、无事不扰。对部分工业、仓储、民生类项目立项实行了容缺预审、承诺审批,并在全市率先对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实行全程网上办理,确保项目高效落地、高效推进。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全力突破土地资金瓶颈制约,着力提升教育、医疗、商务、交通等“硬”实力,同时,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办事流程,工作效率整体提高20%,承诺件按时办结率%。[李希平崔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