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期,提振企业发展信心,青岛与济南各有侧重。
5月18日上午,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驻济省属国有企业座谈会,广泛征求企业对济南建设发展的意见建议,帮助解决企业在济发展遇到的困难问题。
济南四大班子一把手共同参加,26家省属国企高管发言,围绕交通建设、投资运营、项目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发展、金融创新、人才引育、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同一天,5月18日下午,青岛市市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听取企业意见建议,进一步统一认识、坚定信心、积极作为,坚定不移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青岛市委书记陆治原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主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鲁明,市委副书记邓云锋出席。
会上,青岛清原集团董事长连磊、青岛国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浩、以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凡平、青岛先楚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鲲、青岛蔚蓝生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刚、利群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徐瑞泽、青岛青松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隋晓、松立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寒松等8位企业家先后发言,围绕政策优化、人才引进、科技研发、融资渠道等方面提出建议。
一场国有企业座谈会、一场民营企业座谈会,两场座谈会主题各有侧重,但济南与青岛皆是高规格召开,不难看出济南和青岛对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的重视。
从具体内容看,济南更倾向发挥国有企业力量建设“强省会”,青岛则更强调发挥在民营企业方面的优势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前,5月11日下午,山东省召开全省民营企业座谈会,省委书记李干杰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主持,省政协主席葛慧君出席。会上特别强调,要助企纾困解难,重点在破解融资难、用工难、回款难、原材料价格高上下功夫。
1、最高奖励1亿元!崂山区实施10大工程40条新政招揽人才
5月16日上午,崂山区召开区委人才工作会议暨优秀企业家表彰大会。会上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汇智崂山”人才系列工程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出“汇智崂山”人才新政,涉及顶尖人才引领工程、高端人才培育工程、支撑人才倍增工程等10大工程,共40条具体措施,其中多项措施为全市首创,另有多项措施为全市最优、全省前列。
例如,实施顶尖人才引领工程方面,对新培育和新全职引进的顶尖人才,给予最高万元生活补贴。对人才所在的单位,每新培育1名顶尖人才给予最高万元的专项补助。对柔性引进的顶尖人才按照劳动报酬给予最高万元的生活补贴。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国内空白,能引领全省产业发展的战略科学家(团队),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最高1亿元的综合资助经费支持。
会上,崂山区为青岛冠中生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春林、青岛易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兆宁和青岛镭测创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松华等3名年度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兑现奖励万元,向73位优秀企业家(高管团队)分别颁发“发展功勋奖”“杰出成就奖”“优秀贡献奖”“新锐贡献奖”,奖励金额共万元。
2、西海岸新区成立首支“人才双创基金”,总规模3亿元,将围绕新一代半导体、智能制造、高端化工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布局投资
5月18日,青岛西海岸新区成立首支“人才双创基金”,总规模达3亿元。
据了解,“人才双创基金”由青岛西海岸人才生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仁汇银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主导发起成立,是新区首支以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为核心的股权投资基金,将围绕新区新一代半导体、智能制造、高端化工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布局,重点投向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项目及其他硬科技项目。
活动现场,“人才双创基金”与3家新一代半导体、化工新材料领域优质高层次人才项目正式签署投资合作框架协议。拟落地项目轨道交通先进材料生产基地和第三代半导体特色工艺装备研究中心举行揭牌仪式。汽车电子MCU项目等6个前期储备人才双创项目进行了线上、线下路演。
3、上汽集团再出资75亿元,青岛首支百亿级汽车产业投资基金诞生
日前,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集团)发布公告称,拟向青岛上汽创新升级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青岛上汽创新基金)追加认缴出资75亿元。
公告显示,青岛上汽创新基金的投资领域为汽车产业链及其相关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新能源、智能网联、共享化、智能制造、新材料等方向。基金追加认缴后的出资总额为.亿元,其中上汽集团认缴出资亿元,持有其99.63%份额。
这也是青岛首支资金超百亿的汽车产业投资基金。目前,青岛共有7支基金规模过百亿,除上汽创新基金外,其它6支基金分别是:山东陆海联动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山东省海创千峰新旧动能转换股权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两支基金规模均为亿;青岛科创母基金首期规模元;城投旗下三支基金青岛海丝老城区企业搬迁发展基金企业(有限合伙)、青岛海丝城市投资发展基金企业(有限合伙)、青岛半导体产业发展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规模也都超百亿元。
4、青岛国际汽车城规划:包括莱西、即墨片区,年营收将达亿
日前,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就《青岛国际汽车城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根据《规划》,青岛将借鉴斯图加特汽车城、上海汽车城、成都汽车城等国际国内先进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理念,立足即墨汽车产业新城和莱西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现有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基础,打造青岛国际汽车城。
青岛国际汽车城拟定总体规划范围为平方公里,包括即墨片区和莱西片区两部分。其中,南部汽车产业优化提升区规划高端智造、城市功能区、综合配套区以及高新技术集聚区等功能板块。北部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示范区则规划高端智造、文化旅游、赛事等功能板块。
根据《规划》,到年,青岛国际汽车城实现汽车产业营业收入亿元,整车产能突破万辆,整车产量突破万辆;到年,实现汽车产业营业收入0亿元,整车产能突破万辆,整车产量达到万辆,形成国际化都市形态和城市品牌,吸引全球汽车行业成果交流和碰撞。
5、青岛打造国家级虚拟现实产业研发制造基地,出台专项计划
近日,《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年)》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正式印发。这是青岛发布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未来重点发展的24条产业链后,首个出台的专项产业行动计划,明确了今后三年青岛在虚拟现实领域的谋篇布局。
根据行动计划,青岛将聚焦“3+4”产业发展路径,夯实关键技术基础,布局整机产品制造,带动关联配套产业集聚,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虚拟现实产业研发制造基地。目标到年,全市虚拟现实产业链条趋于完善,虚拟现实终端产品及关键零部件实现量产,产业规模突破亿元;到年,全市虚拟现实产业规模突破0亿元。
目前,青岛已集聚虚拟现实全产业链企业及相关机构余家,在智能硬件研发、平台服务、内容制作、应用场景等产业链多个环节均有布局,年实现业务收入超过50亿元。
6、山东通报年度县域经济评价结果:黄岛、胶州上榜
5月19日,山东省政府发布关于年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化评价结果的通报,经综合评价,确定了10个“高质量发展先进县”,10个“高质量发展进步县”和10个“专项评价先进县”。
10个“高质量发展先进县”为邹城市、青岛市黄岛区、寿光市、诸城市、沂水县、龙口市、齐河县、威海市环翠区、滕州市、沂源县。10个“高质量发展进步县”为曲阜市、潍坊市寒亭区、烟台市蓬莱区、桓台县、嘉祥县、东营市东营区、东阿县、宁阳县、滨州市沾化区、鄄城县。10个“专项评价先进县”中,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先进县为烟台市福山区、济南市章丘区,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为金乡县、胶州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先进县为临朐县、枣庄市峄城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先进县为济南市钢城区、乐陵市,守牢发展和安全底线先进县为济南市历城区、平邑县。
7、轨道交通关键装备产业园一期新进展:提前6个月完工交付
近日,由动投集团投资建设的轨道交通关键装备产业园一期项目(2#、3#厂房),顺利通过竣工验收。项目于去年9月份开工,历时8个月,并提前6个月顺利完工交付,创造了动投建设新速度,是动投集团深入贯彻“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要求,强作风、提能力的具体体现。
轨道交通关键装备产业园项目主要从事给水卫生系统、备用电源系统、车门系统、空调系统、车钩、缓冲器、安全门、站台屏蔽门、制动系统、撒砂系统、轨道交通车辆座椅等高铁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检修,该项目在整合优化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资源的基础上,能够形成产业聚集效应,解决高铁车辆“卡脖子”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问题。项目整体达产后预计年产值不低于50亿元,实现年税收不低于3亿元。
8、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与潍坊滨海经开区签订协议,共建省级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
近日,山东印发《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建设实施方案》,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纳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联动创新区。据了解,目前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已与管委会已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进入正式建设阶段。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入,双方将携手发挥青岛自贸片区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作用强化能源协同保障,加快建设青岛港黄岛港区—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原油管道,依托滨海区保税原油超市、原油期货交割库及现有原油、成品油、化工品管道,搭建原油及化工品交易贸易平台,建设能源化工品保税交割基地,建设保税原油混兑贸易直销中心、国际原油集散分拨中心。同时,探索农化植保跨境交易试点建设,推动润丰等企业农化植保产品实现跨境电商B2B平台无障碍出口。
9、山东省青年科技奖拟获奖名单公示,青岛19人上榜
山东省科协日前公示了第十二届山东省青年科技奖拟获奖人选名单,全省60人入围,驻青高校及科研院所19人榜上有名,占比接近1/3。
山东省青年科技奖的设立,旨在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激励我省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和力量。参评该奖项的候选人,应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工程技术、科学技术普及等方面取得重要的、创新性的成就和作出突出贡献。
此次青岛上榜的19人中,包括中国海洋大学3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3人、山东大学(青岛)2人、青岛大学2人、山东科技大学1人、青岛理工大学1人、青岛农业大学2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1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1人、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1人、山东省花生研究所1人、青岛哈尔滨工程大学创新发展中心1人。
10、新三板第二批创新层公布,青岛5家企业入选
日前,全国股转公司公布了年第二批拟转入新三板创新层的挂牌公司初筛名单,家企业中包括5家青岛企业,分别是青岛文达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鑫光正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亚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瑞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和青岛培诺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这5家企业分属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装备、软件和信息服务、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和教育等产业领域。
根据规定,在新三板创新层挂牌满一年,企业即可申请北交所公开发行股票。
截至4月30日,新三板挂牌的青企共有64家,除拟转入的上述5家企业外,创新层的青岛企业有11家,其中泰德股份已于日前过会,成功登陆北交所。
11、青岛港拟斥资约9.84亿元收购威海港发展51%的股权
5月16日,青岛港发布公告表示,公司拟以9.84亿元收购威海港所持有的威海港发展51%股权。由于威海港系青岛港控股股东青岛港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故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威海港发展为威海港的全资附属公司。于威海港发展股权转让完成后,该公司及威海港将分别持有威海港发展51%和49%的股权。威海港为青岛港集团的全资附属公司,青岛港集团为公司的控股股东。
12、转转集团在西海岸新区成立全国最大二手质检中心
日前,转转集团在西海岸新区投资建设的全国最大多品类二手智能质检中心一期开业运营。
转转集团是国内闲置物品交易领域龙头企业之一。年初,作为新经济领域重点产业项目落户青岛西海岸新区后,转转集团在当地相继注册成立青岛转转科技有限公司、青岛转转世界科技有限公司,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注册、当年营收。年1月,转转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在西海岸新区注册成立,注册资本0万美元,经营范围包括资源循环利用服务技术咨询、再生资源销售、加工和回收、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环保咨询服务等业务。
年3月,转转集团青岛智能质检履约服务中心一期竣工开业;先期完成招聘和培训的客服、新媒体增长中心首批在青员工已入驻办公;目前该智能质检中心二期正在加紧施工建设,升级后的智能质检、智能仓储、智能转运系统和设备正在研发和定制,预计6月份投产后质检和产研团队会陆续到岗,有望进一步提升包括二手3C在内的闲置物品在全国范围内的流转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