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赋能高质量发展齐河县获评2021年度

7月14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财政厅发布年度山东省生态文明强县名单,齐河县成为全省25个沿黄县中年度唯一入选的县。

今年以来,齐河“实字当头、干字为先”,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特别是以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为牵引,全力打造沿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典范,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山”兼得的发展路子。5月份,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工作现场会在齐河县召开,相关做法在全省推广。

“治”上发力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现在,厨房、水台、厕所都接好了管道,脏水直接流到处理器,村里家里都干净清爽,感觉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在齐河县赵官镇大徐村,住在湖景公园旁边的赵桂英自豪地介绍着环境的变化。

齐河县聚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县制推开“改厕+污水一体化”模式。“我们将农户家中的生活污水,全部通过管道接入一体化设备中,利用微动力、强化菌剂进行粪污处理,相当于为每家每户都安装了一座‘微型生活污水处理厂’,同步解决了农村改厕和生活污水治理两大难题。而且,从建设到运行,不用农户拿一分钱,真正实现‘县财政一次性投资,百姓长远收益’。”德州市生态环境局齐河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敬和介绍。

目前,齐河县已初步完成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占比达到61.2%。今年将继续推进,争取尽早实现全覆盖。整县制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齐河县在“治”上发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齐河坚持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并重,治污减排与生态增容并重,全面构建起“1+3”生态保护大格局,全域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1”即开展区域协同治理,构建生态环保共治格局。齐河县成立由书记、县长双挂帅实体运转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下设14个专业委员会分线作战。每乡镇增加5名专职人员编制,划片分区组建协同治理办公室。各乡镇成立环保应急执法中队,村级发挥余名网格员队伍作用,打通生态环保“最后一公里”。年,齐河县仅生态环境能力建设投入就达万元。

“3”是坚决打好“三大保卫战役”。聚焦蓝天保卫战,齐河县累计投资30余亿元,开展重点治理示范项目多个,实施重点环保工程个。在德州市率先建成数字化监控平台,实现对齐河县个大气污染源点位、处企业和在建工地实时监控、实时预警。

聚焦碧水保卫战,新建改造城乡污水处理厂58处。“一河(湖)一策”治理黑臭水体,齐河县实现雨污合流、黑臭水体“两个清零”。通过综合治理,国控断面水质提升至Ⅳ类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聚焦净土保卫战,投资万元新建年处理能力万吨的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场站1座,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循环利用。投资2.2亿元建成齐河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处理厂,年处理有机废弃物16万吨。

低碳引领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小到堆肥树箱、编织纹理花坛等景观小品,大到智能棕榈树充电桩、公交车站等城建设施,在齐河县永锋集团德瑞智能制造产业园3D打印车间,各种异形结构件琳琅满目,时尚美观,而这些产品的原料都是公司固废余物。

永锋集团是国家工信部评定的绿色工厂,累计环保投入逾30亿元,占比达到固定资产总投资额的22.7%。在环境治理水平行业领先的同时,公司坚持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不断拉长循环经济产业链,开辟绿色低碳的效益增长点。

近年来,齐河县纵深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做好增“绿”、降“碳”、优“能”的文章,在融入高质量发展中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绿色循环和高质量发展。

在赵官镇刘集东村,家家户户的房顶上都安装了光伏发电板,这是齐河县整县制推进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项目。

齐河县按照“能安则安、能安尽安”的原则,统筹县域内村庄屋顶、闲置土地、坑塘等空间资源,统一实行租赁开发,最大限度让利于民,群众年均增收千元以上、村集体年均增收10万元以上,真正实现了老百姓纯收益、零风险,有效促进群众致富、集体增收。

按照计划,齐河县将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兆瓦,集中式光伏项目兆瓦。项目建成后,年可发电10亿千瓦时,新能源发电占比提升20个百分点以上,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9.7万吨、替代煤炭消费指标40.6万吨,对全县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为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作出示范。

齐河县还坚持以创新生态为引领,推动新兴产业迅速起势,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文化旅游等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高质量崛起,生态产业驶入辽阔“新蓝海”。积极融入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全县国家A级景区已达到7处,其中4A级2处、3A级3处,黄河文化博物馆群入选中宣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库。

和谐共生好生态让城市更灵动

齐河县依托沿黄、临水、湿地田园基底,统筹实施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强化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维护,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全景展示和谐共生齐河路径。

以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为牵引,齐河县建立完善生态环境管控系统,积极搭建县域空间数字化治理平台、全时空县域空间“数据库”,绘出二三维空天地一体化“空间图”,固化生态空间平方公里。在此基础上,坚持以水定城、以绿护城,累计绿化1多公顷,蓝绿空间始终保持在60%以上。

为巩固放大生态特色优势,齐河县聚焦“岸更绿”,积极参与沿黄百里绿色长廊建设,高标准打造黄河生态廊道,全县年均新增绿化面积2万亩,城东万亩林海年可涵养水源39万立方米、吸收二氧化碳31.6万吨、产生氧气23万吨、吸尘吨,让县域“绿肺”更加丰盈。

齐河县聚焦“河更畅”,以“有河要有水,有水要有鱼,有鱼要有草,下河能游泳”为目标,全面启动“美丽齐河”建设,对22条河流进行综合提升,实现河清、岸绿、水美,让县域“水韵”更加悠长。聚焦“景更美”,突出打造齐河黄河水乡国家湿地、赵牛河、倪伦河等4处人工湿地,让城市“气质”更加灵动。

在黄河水乡国家湿地,优良的生态环境引来极危物种青头潜鸭以及东方白鹳、白枕鹤等野生鸟类常年栖息,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23种,其他野生动物余种。

(通讯员刘学芹崔志华朱铭娟)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138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