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中国三农报道聚焦山东齐河加强小麦

北京哪些手足癣医院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646.html
03:09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11日讯10日,央视《中国三农报道》栏目报道了山东齐河加强春季麦田管理,促进三类苗转化为壮苗的做法。

最近关于小麦春季管理的报道当中,都会听到一、二、三类苗这个概念。这个分类的依据主要是看麦苗分蘖的多少,其中三类苗最弱,只有一到两个分蘖甚至没有分蘖。一个有效分蘖,日后就会长出一根麦穗,因此分蘖的多少将直接决定小麦的产量。目前,各大麦苗主产区都在加强春管,让三类弱苗尽可能转化为壮苗,保证夏粮有个好收成。

总台央视记者姜恺现场报道:“我身后的这个图版写的是山东省今年小麦冬前苗情的情况。全省一共播种了是万亩的这个小麦,其中有万亩是三类苗,占到的比例是31.8%。三类苗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在8%左右,最多不会超过10%,而今年因为播种期延后的影响,很多小麦分蘖少,有的可能叫一根针,也就是连分蘖都没有,有的可能直接就‘土里捂’了,就是没有萌发。右边这个就是我们说的一类苗,左边这个可能就是一个三类苗,一个分蘖没有。”

记者姜恺问:“像这种苗情正常年景应该是什么阶段?”

山东省德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与种业中心高级农艺师骆兰平说:“播种半个多月、一个月应该就长成这个样,就长成这个情况。如果越冬的时候,应该就是有两、三个蘖了,这才比较正常的,它就因为去年受秋汛影响,播期比较晚,这个地是11月22日播的种,像正常年景的话,10月20日左右都播完了。”

目前,这片麦田的主人正在加强春季管理措施,促弱转壮。

山东省齐河县龙轩家庭农场负责人范智亮说:“就是惊蛰前边做了一下浅划锄,破开地面表皮的板结层,保温保墒,让它快速发育。浅划锄以后,大概也就10天左右,就成了‘两叶一芯’了,现在这个阶段进入叶面肥喷施进行精细化管理。”

齐河当地的老农民有句俗语,“土里捂六百五,一根针八百五”,说的就是正常管理条件下弱苗最终的亩产量。范智亮计划在正常管理基础上,增加划锄、喷施叶面肥、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的管理次数,虽然会增加一部分成本,但产量会高一些,再加上下一茬的玉米,纯收入预计会比去年少,但是依然有得赚。

齐河县龙轩家庭农场负责人范智亮说:“每亩地的成本比往年多了元钱,年的收入是每亩元,就是纯利润,今年再加上元钱,也就是说落多元钱,后期如果要是6次管理不够的话,再加一次,也就是说多元,保元,争元以上纯利润。”

作为山东的主要小麦产区,德州市已经制定了以“早促防”为核心的春管指导意见,实现小麦促弱转壮。

山东省德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与种业中心高级农艺师骆兰平说:“‘早’就是早下地、早管理;‘促’就是促进苗情转化、促蘖增穗;‘防’就是防病、防虫、防倒春寒。通过这些措施去落实,对今年丰收还是很有信心,很有希望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571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