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壹点记者孙文丽通讯员刘磊
9月27日,德州市召开“走在前,开新局”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齐河县专场,齐河县政府党组成员、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邵朱军出席会议,介绍齐河县粮食生产工作总体情况。
作为全国超级产粮大县,齐河县委、县政府始终牢记国家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粮食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万亩以上,去年粮食总产27.73亿斤,连续14年超22亿斤工作中,齐河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以“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为抓手,全力稳面积、增单产,抓品质、提效益。在去冬苗情较差的情况下,通过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和加大资金投入,夏粮产量再创新高。全县.1万亩小麦平均亩产公斤,较去年增产34.93公斤;总产13.93亿斤、较去年增产0.9亿斤,“吨半粮”创建实现“开门红”。20万亩“吨半粮”核心区最高亩产.6公斤,刷新历史纪录,荣登央视《新闻联播》。今年的目标是,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万亩以上,粮食总产达到28亿斤,年内实现20万亩“吨半粮”,力争三年形成50万亩“吨半粮”,打造全国首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重点抓以下六个方面:
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书记抓粮,党政同责任,按照县级干部和乡镇党政正职不少于亩,乡镇班子成员和管区、村支部书记不少于亩的标准,设立县、乡、管区、村四级“指挥田”13万亩,实行县级干部包乡镇、乡镇干部包管区、管区干部包村、村干部包地块责任制,层层压实“吨半粮”创建责任,确保粮食生产各项措施落实落地。
加大资金投入。为确保夏粮丰收,今年县财政安排余万元实施了30万亩小麦抗逆保穗和“一喷三防”全覆盖统防统治项目。齐河县将逐年加大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服务组织的扶持力度,全面提升农业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水平。每年拿出万元开展粮王大赛活动,让种粮不仅有收益还有荣誉,进一步激发农民的种粮热情。
完善基础设施。实施“藏粮于地”战略,今年投资3.9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20万亩,明年再建成20万亩,明年底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适时实施管灌、滴灌、喷灌、微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工程,解决农业用水粗放、低效,节水工艺、节水技术推广不力等问题。
抓好绿色增产。重点围绕控水、控肥、控药“三控”目标,集成推广“全环节”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模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土壤改良、高效精准施药植保机械、农作物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实现农田灌溉用水总量零增长,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8月5日,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在齐河召开,齐河县做了典型发言。
狠抓减损增粮。投资5亿元在全县建设16处粮食烘干仓储设施,目前已全部投入使用,新增粮食储备能力19万吨、日烘干能力超1万吨,实现了烘干仓储设施乡镇全覆盖,在确保颗粒归仓的同时,实现了粮食减损提质。
增强科技支撑。实施“藏粮于技”战略,聘请省内权威专家担任技术顾问,组建了人的农技服务队,把科学技术送到田间地头。与省农科院共建“吨半粮”技术研究中心,集成推广“小麦七配套”“玉米七融合”技术,依托全县余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推广到位率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