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胡兵通讯员崔志华
近年来,齐河以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为牵引,全力建设黄河下游高质量发展增长极、乡村振兴引领区和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沿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典范,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山”兼得的发展路子。
黄河国际生态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连续7年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同步跻身全国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投资潜力、科技创新、新型城镇化百强县,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今年入选中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县,列第19位,位居山东省首位。入选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和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现代农业、文旅康养、现代流通“十强县”,获得“十强县”称号数量在山东省县级最多,实现优质均衡发展。
新理念新发展“三强县”塑强产业新优势
把工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支撑,推进现代化新型工业强县建设。坚持“龙头带产业、产业延链条、链条成集群、集群建园区”,中国强企业永锋集团与全球最大钢铁企业宝武集团共建德瑞智能制造产业园,中国化工强金能科技新上绿色延链项目,打造千亿级钢铁智能制造生态圈、亿级绿色化工产业集群。
培强以森峰激光、鼎梁智能应急装备等“区中园”为主体的百亿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奇瑞整车制造为核心的百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以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企业百多安医疗器械、国内首个原创抗艾新药研发生产企业前沿生物为引领的百亿级生命健康产业集群,迅速抢占绿色发展新赛道。
黄河粮仓·生态齐河
推进绿色优质高效农业强县建设,打造黄河流域乡村振兴引领区。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加快建设百万亩高标准农田、50万亩“吨半粮”,在全国产粮大县中率先实现烘干仓储设施乡镇全覆盖、亩均节粮减损5%,全县粮食总产连续14年稳定在22亿斤以上。
坚持以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智能化、品牌化、产业化“六化”为导向,高标准建设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黄河流域(山东)现代农业科学城。
推进享誉全国文旅强县建设,打造黄河流域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积极融入黄河文化旅游带,全面做好“文旅+”文章,集群布局欧乐堡梦幻世界、中国驿·泉城中华饮食文化小镇等标志性项目,建成国家A级景区7处,全面配套余家名品名店。“天下黄河、齐聚齐河”,形成近千亿元的文旅康养产业集群,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
促改革优环境打造开放聚合齐河样板
齐河始终坚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谋改革、促开放、优环境。
齐河走好新时代改革开放之路,扩大对内对外“两个开放”。对内抓牢“双招双引”首位工程,精准打造“政策洼地”、靶向招引“大高外强”,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对外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依托山东省首个县级日韩招商联络处,持续拓展对外合作,进出口总额稳定增长,实际利用外资1年翻番,致力打造参与RCEP深度开放的样板典范。
大清河风景区
优化县内县外“两个环境”,县内坚持“外地能办的齐河也能办”“外地不能办的,只要有利于发展,创造条件也要办”的有解思维,推动全县域可办、跨市域通办、全领域快办,实现项目拿地即开工、验收即拿证。县外打响“上风上水上齐河”城市品牌,坚持“进了齐河门,就是一家人;来到齐河县,好事要快办”,推动市场更有效、政府更有为,获评中国创新创业最具发展活力城市。
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立足国内融入“强省会”,中德工业设计创新园区、山东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新校区等项目相继落户,济南大西环、齐州黄河大桥等重点工程快速推进,打造融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和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联动区、示范区。立足国际拓展“大通道”,推进济铁物流海关监管场站建设,打造“一单制”国际内陆港,构建与制造业发展相匹配的综合物流体系。
惠民生办实事实现民生福祉共建共享
齐河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打造共同富裕齐河样板,扎实推动人民安居乐业,建设民生幸福标杆城市。1—8月份全县民生支出30.8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2%。
齐河人民的利益是最大利益,在“幼有善育、学有优教”上,坚持“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投资41.7亿元实施初中进城,新改建学校29处、招聘教师人,确保孩子应上尽上、教师应招尽招、学校应建尽建、待遇应保尽保,齐河一中新校区、思齐小学等陆续建成投用。
在“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上,投资50亿元建设现代化高端医疗综合体,3医院,形成覆盖百万人口的高端医疗集群,其中,县医院新院区、省妇幼保健院齐河院区即将投用,群众不出县就能享受到一流医疗资源。
奇瑞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
在“劳有厚得、弱有众扶”上,积极推进山东省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试点,让群众就地就业、就近增收。年山东省群众满意度测评,齐河揽获德州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居住环境、社会治安、文体生活5个“单项冠军”。
厚植城市文化底蕴,扎实开展城市功能、新时代文明实践等九大提升行动。投资亿元,高标准规划建设7平方公里的中央商务区,未来城—金融商务港、便民服务中心、文化科技艺术中心加速实施,打造全功能城市经济核心区。建成公园、游园余处,荣获“国家园林县城”“国际花园城市”。全面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实现“城区全免费、一元跑全县”,校园“微循环”公交专线辐射城区8所小学,日均免费运送学生0余人次。
下一步,齐河将全力推动县域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十四五”期间翻番,人口过百万,确保3年进入全省县市区30强、5年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50强,打造沿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