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黄河发展,打造山东强省会格局,济南就

长江、黄河是我国的两大母亲河,哺育了众多城市,跨长江发展的城市不少,比如重庆、武汉、南京等,个顶个都是超级大城市,但跨黄河发展的城市却鲜有,兰州算是唯一。

黄河城市这么多,跨河的却鲜见

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相比长江,黄河太不安分了,特别是下游地区,改道那是家常便饭,河道又宽,城市轻易不敢跨河发展,一是太危险,二是成本太高。

但是到了今天,水库、水电站解决了黄河的泛滥问题,坚固的河堤固定了黄河河道,黄河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跨河发展就提上日程了,毕竟对于某些城市,黄河实在太碍事了,比如济南。

济南的黄河困局

济南是一座典型的被黄河制约的城市,城区就夹在黄河和泰山山脉之间,向南发展几乎是没可能了,除非想建一座山城,向北又有黄河,只能向东西两侧发展。

济南,南有泰山,北有黄河,被抻成一根

从地图上看,济南的建成区从西南的长清区开始,拉拉扯扯一直到东面的章丘区,东西跨度达80公里,但是它的南北跨度却只有十几公里。

济南的建成区

人们常常戏称兰州是“一线”城市,就是因为它的东西跨度太大,长约30公里,最大宽度才8公里,但是如果跟济南比起来,那还真是小巫见大巫了,济南才是真正的“一线”城市。

对比济南,兰州仿佛也没那么“一线”了

济南这条线如此之窄,导致每天的车流只能在南北宽度十公里之内的几条主干道上狂奔,成为堵城也就在所难免了。

但跟济南不同的是,兰州是真没办法了,前后左右全被高山大川包夹,再扩就只能上山了,所以只好跳出城区另寻其它平地,比如秦王川。

但阻碍济南的除了南山,就是一条黄河了,只要跨过黄河,就是广阔的平原地带,随便怎么发展。

这个问题其实只要看一眼地图,所有人都会意识到,在广泛的呼声下,济南终于提出了自己的跨河战略,要在黄河北打造新旧动能先行区,建造一座城市副中心,将济南“拉宽”。

但是在今天的卫星地图上,黄河以北依然是一片绿意盎然的农田,鲜见有大规模开发的痕迹,倒是济南与章丘之间的建筑密集度在不断增加,说明济南仍然在坚定地东进。

孙村,快成济南东部的中心了

不过想想也可以理解,从90年代开始到现在,城市大规模扩建已经接近尾声了,随着出生人口的不断下降,未来城市还可能会出现收缩,而且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外迁的情况下,靠几个大厂拉动新城区的机会已经不多了,那么,保住主城区,提升目前城区的质量才是重点,至于北跨黄河,那是锦上添花的“百年大计”。

好的一点是,济南是省会,文化、教育、医疗等都不错,对人才还有一定的吸引力,最起码是人口净流入城市,未来打造出一两个强势产业,城市继续扩大的希望还在。

黄河北,好地方从地理上看,济南错过了跨黄河发展的最好时代,也许当年就差一个齐河县。

目前,济南的地图形似一个“人”字,但济南的核心城区却并不是位于中心的肚脐,而且位于左肾的位置,主城区已经直抵黄河组成的边界,只能往正北和东北发展,大大受限,而西部的这个限制恰好能被德州市的齐河县补齐。

济南补足了齐河就完美了

济南之所以迟迟不愿跨河发展,正缺少一个现有的建成市来拉动,但济南黄河以北只有济阳和商河两个城市,济阳离济南城区有30公里,实在太远了,商河更远,也就是说,缺少一个合适的黄河北的城市跟济南联动。

但齐河很合适,齐河是济南的西北门户,位于济南核心区的西北部,离济南城区才10多公里,有多条铁路和高速与济南相通,济南跨河之后只需稍微建点高楼就和齐河连成一片了,之后再向东一扩,济南黄河北的城市副中心就顺势而成了。

济南和齐河,一河之隔

可惜齐河不是济南的,济阳又离得太远,济南只能在黄河北建新城,如果济南早早拥有了齐河,再叠加全国城市化的大势,济南跨河发展的困局可能早就点破了。

实际上,齐河划归济南的风声几十年前就开始了,结果这个最被看好的城市却始终不能如愿,随着年济南合并莱芜,齐河划济南的希望更渺茫了。

为何德州不放手,也有很多分析,一是齐河是德州经济发展最好的县城,割了齐河德州GDP在全省的名次又要掉好几位,二是德州引黄灌溉的水源在齐河,割了齐河农业水源就要受影响,总之,掣肘的因素太多,再加上济南并不像郑州、西安等一家独大的强省会战略,济南也只能“望齐河兴叹”了。

当然,齐河虽然不属于济南,但这个关键点却是绕不过的,齐河依然被纳入了一体化发展的规划。

黄河北,齐河县是少不了的

济南要跨越黄河发展,不能没有齐河的参与。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731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