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柔自觉轻衫便,山近微嫌湿翠多。日暮大清桥畔望,一丛春树拥齐河。清代著名诗人查慎行的一首七绝《大清桥》,道尽了当年大清河的风流美景。
“大清河”景区位于德州市齐河县南新区,距济南西外环二十多公里,大清河景区建有主题广场、亲水沙滩、滨河栈道、齐州塔、碑廊等景观。桥、园、树、品景观形成了“一河、四图、五园、八景”布局。
大清河是我国古四渎之一的济水,曾经流过齐河八百余年,随着历史变迁和地理气候变化,年黄河改道夺大清河河道入海,周围景观被黄水黄沙覆盖,民国《齐河县志》记载:“大清河,济水也,在县城东半里,亦谓之盐河,以其为济南盐运河道也”。大清河南北向穿城而过,引出了历史,带出了现代。年,齐河县启动大清河生态文化修复工程,重现“齐州八景(泰山南峙、长岭东环、济水左绕、文庙古槐、官堤荫柳、渔舟唱晚、寒沙栖雁、隐城蜃气。)”等积淀齐河历史文脉和时代特色的宝贵遗产。
齐州塔位于大清河公园东北侧,中国第一历史碑廊东边,建筑面积.6平方米,主要通过图片、文字、实物和多媒体等全方面展示齐河历史文化的发展情况,一阵微风吹过,传来阵阵清脆的铃声。
碑廊位于大清河景区北侧,共安放碑刻通,碑刻内容以齐河发展历史脉络为主,是第一个把地方历史从古到今串联起来的碑廊,是第一个最全集历代书法名家墨迹为一体的碑廊,唯一一个由名家书写紧扣地方文化为主题的碑廊,堪称中国第一历史碑廊。
御碑园陈列了清康熙、乾隆几度下江南驻跸齐河时留下的诗文御制碑6通,其中多为咏齐河风物和风土人情的风物诗,同时还有康熙的福字碑,雍正的禄字碑和乾隆的寿字碑。使载乾隆是最有福气的皇帝、雍正是最为严政的皇帝、乾隆是最为长寿的皇帝,代表了广大人民最为朴素的精神追求。
大清桥得名于大清河,咸丰5年()年之前,大清桥当地九省通衙要冲,官与商辕,骏马赢骡,才子佳人,贩夫走卒,来往不觉,堪称一时盛景。
大清河风景秀丽,免费为市民全天开放,是散步休闲,了解齐河历史文化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