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9月4日讯在山东,横跨黄河的公路大桥有17座,单说德州市齐河县境内的黄河大桥就占其中的5座,而我们的故事,要从不久前通车的齐河黄河大桥说起。
齐河县祝阿镇北关村,与济南隔黄河相望。72岁高龄的米兆军世代生活在这里,年轻时的他在码头冲过船,在浮桥票房里卖过票,开着小货车送过货,他这一生职业的转换就像是齐河黄河大桥历史变迁的缩影。
这座由齐河县斥资12亿元,全长.9米的“跨河长龙”,东起于济南市槐荫区曹家圈村南济齐路,西止于齐河县黄河大道与国道交叉路口,齐河黄河大桥自年6月启动申报,到年5月16日建成通车,前后历经了十年时间,在黄河两岸漂泊了26年的北店子浮桥也同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米兆军常对老伴念叨,有生之年能眼睁睁看着大桥建成,心里很亮堂。
与米兆军相比,“空中飞人”崔志超所看到的齐河黄河大桥是另一番景象。
齐河县作为德州市唯一的沿黄县,有黄河岸线63公里,隔黄河与济南相望,每天有多名或务工、或做生意的市民依靠浮桥在济南、齐河之间往返。大桥建成通车,从齐河县城出发到济南西客站仅需15分钟,凡是德州、济南两地号牌7座(含7座)以下的车辆都实行免费通行,说到这里,在齐河工作的李晓峰深有体会。
大桥开通,齐河县的重大交通设施建设成型,园区平台健步成城,这对于企业的经营来说是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慕齐河黄河大桥名而来的陈义,在济南经营着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如今他的细胞治疗工程实验室已经成功入驻齐河。
开启双城生活后的陈义,不但感觉不到从济南与齐河两地之间奔波的劳累,反而为自己企业的前景感到信心十足。
无独有偶,山东大学省级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将齐河定义为高新企业的“孵化器”。年,山大博士王永伟与他的团队寻到了与他们隔黄河相望的齐河,同时将碳纤维产品的研究中心驻扎在了这里。
如今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从大桥东岸来到大桥西岸,他们将技术与思想带到齐河,一粒粒“科技”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
临近九月,老周的小儿子眼看就要开学。一家人早上九点钟从济南西站附近出发,途径齐河黄河大桥,不到40分钟,他们已在泉城欧乐堡买好门票排队进场了。
齐河黄河大桥将两岸百姓的生活连接在一起,众多的村落在这里形成在这里发展。桥与水,桥与城,桥与人......这座大桥是科技与人文的见证,它势必会疏通齐河外联内通的黄金通道,带动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记者董天力周树茂郑秀程王璐雯德州台张勇通讯员王建建段慧石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