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为.67亿元,增长6.0%。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74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12亿元,增长6.6%。德州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4%,增长表现稳定,为全市经济提供了一定的增长动力。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德州各地前三季度的表现。
德城区1-9月GDP为.56亿,居全市首位,同比增长6.9%,高于全市0.9个百分点,居全市第2位,比上半年前进5个位次,可以说德城区前三季度的经济表现十分出色。德城区GDP增速的提升主要得益于工业企业的发展。前三季度,德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0%,居全市第三。加快工业领域的发展,将推动德城经济的进一步提升。
齐河县1-9月GDP为.11亿,增长0.1%。齐河前三季度总量位居全市第二,仅次于德城区,是全市仅有的两个亿级别县区之一。不过相比德城的高增速,齐河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长表现较为一般,位居全市垫底。作为全市重要的经济地区,齐河的发展遇到了一定的瓶颈。
天衢新区(.76亿)和临邑县(.28亿)两地前三季度GDP均在亿级别。其中天衢新区总量接近亿大关,稳居全市第三位。天衢新区前三季度经济增长6.6%,临邑则增长6.8%,两地的增速均超过了全市增速,支撑了全市的经济增长。前三季度临邑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7%,工业领域的快速发展,为临邑的经济增长巩固了基础。
禹城市(.4亿)、乐陵市(.19亿)、宁津县(.0亿)三地前三季度GDP均在亿级别,更是均在集中在亿上,差距较小,三地之间前三季度的经济总量竞争较为激烈。乐陵前三季度经济增长7.0%,表现较为出色。乐陵前三季度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5.6%,位居全市前列,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平原县(.69亿)和陵城区(.85亿)两地前三季度GDP均在亿左右。两地的经济增长分别达到6.2%和6.4%,表现较为出色。两地共同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夏津县(.37亿)、武城县(.57亿)、庆云县(.88亿)三地前三季度GDP均在百亿级别。庆云县的增长为6.5%,虽然总量不高,但是增速却较为理想。
德州前三季度的表现相对较为理想,对于德州各地前三季度的经济表现,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