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卫视齐鲁先锋讲述德州吨半粮背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电话 http://www.yunweituan.com/m/
05:00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2日讯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开展吨粮田创建,而山东省德州市早在年就已经实现了亩产过吨,近年来又重点创建“吨半粮”,即一年两季亩产粮食一吨半。传统农业大市——德州之所以有这个底气,靠的是八个字,“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夏收时节,广袤的鲁北平原上,风吹麦浪,满眼金黄,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德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韩立军说:“我们夏季测产的初步结果,80%地块实现了夏粮的指标达到了公斤以上。今年也是一个丰收年。”齐河县刘桥镇西杨村年丰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化庄是种地的老把式,夏粮的丰收让他对全年吨半粮的目标更有信心。他最大的底气在于合作社多亩农田已经连续多年进行科学整治,“每年深翻,它的蓄水量大,打破它的犁地层了,每亩地增产到斤。”在平原县鲁望农场,何时宝是个90后农学硕士,别看他年龄不大,种粮却有一套。他带着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成员一起发展起了循环农业,利用养殖产生的有机肥,把农场里多亩普通到甚至有些贫瘠的土地变成了高产良田。何时宝说:“地里面要想做文章,得改良土壤,让土地有机质含量更高,土地更肥沃,它才能有增产的潜力。”“养好耕地仓廪实,藏粮于地”,不是一句空话。深耕深翻、秸秆还田、测土配肥,种粮大户们在专家们的指导下,根据不同的土地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提升地力。行走在“吨半粮”核心产区,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为智能化、产业化、规模化的种植模式提供便利条件,也夯实了“吨半粮”的根基。德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韩立军说:“‘吨半粮’是个工程,它不是简单的投入就能完成的,我们提出书记抓粮,从市委书记到村支部书记,都在抓粮食生产。”为保障“吨半粮”目标实现,德州市建立书记抓粮机制,四级书记一起抓,书记指挥田遍布各县区。临邑县翟家镇种粮大户段希林承包了亩地。年春旱,麦田正需要浇水的时候,恰巧遇到了水利工程清淤。临邑县翟家镇副镇长庞林门介绍:“流经我们翟家镇的主要是一个四分干(河流),一般都是通过这个四分干(河流)进行浇地,(当时)德州市的一个水利工程对这个四分干进行清淤。”水利工程需要赶在汛期来临前完工,工期紧任务重,但对于正处于严重旱情中的小麦来说,浇水也是至关重要。临邑县委书记张旗到麦地查看小麦长势的时候,得知了这一情况,他马上协调水利部门暂停施工。庞林门说:“暂停了有半个月的时间,小麦也及时喝上了我们的黄河水。”顺利度过了春旱。段希林种出的小麦亩产.2公斤,玉米亩产.2公斤,获得全市总粮王称号。今年,科技特派员入住,为他的农田建设了水肥一体项目,让农田更有科技含量。段希林对今年的丰产更有信心。“你就开开关关,不用管它,一个人骑个车子就能来浇水了。成本算起来也不算高,政策支持的,是农业局的一个项目。”德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韩立军说:“我们市财政每年列支一个亿,用于扶持‘吨半粮’的生产能力建设,包括我们在技术上的投入也是前所未有。”建好良田是夯实粮仓根基,但要真正实现高产稳产,还需要良种和良技的协调配合,同步提升。藏粮于技,才能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智慧农业转型升级。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849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