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在齐河县华焦路济聊高速以北路段,路面摊铺机正在对路面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铺筑施工。华焦路是齐河县一条重要的南北通道,承担着G、G、济聊高速公路等道路分流进出县城的任务,年建成通车,随着来往车辆日益增多,道路交通运输能力相对下降,自去年9月份开始,齐河县对华焦路进行分段改扩建,由原来的双向两车道改为双向六车道(城镇路段双向四车道),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40%,计划今年9月底竣工。4月份以来,齐河县紧抓气温回暖的施工“黄金期”,全面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确保公路安全畅通。建养并重让“四好农村路”更长寿驱车行驶在齐河县城以北的桑安路上,会发现路面平整,毫无坑槽破损,路面标识清晰醒目,附属设施整齐完备,春天的美景被这条坦途映衬得倍加赏心悦目。“‘四好农村路’说的就是要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齐河县交通运输局农村公路管理所所长朱祥介绍说,要将这份“好”保持下去,齐河“四好农村路”的长寿秘诀就是“建养并重”。桑安路是齐河县安头乡、表白寺镇、宣章屯镇等乡镇居民出行的主要道路,修建年份较早,来往大车较多,经过冬天的低温雨雪天气后,路面产生了破损,部分路段坑槽成片,影响了周边村民的日常出行。齐河县把桑安路列入今春农村公路养护的重点道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维修方案,对病害比较集中的两公里路段进行了路面重铺,对病害分散路段进行个别修复。“我们村在桑安路北边米,村里人不管去哪里都得经过这条路,之前路面坑坑洼洼,晴天尘土飞扬,雨天积水成坑,骑电动车颠簸得难受。现在好了,路平了,让人心里也舒坦。”说起桑安路的变化,安头乡苏官屯村党支部书记赵春光十分高兴。不止桑安路如此,前期齐河县交通运输局组织专业人员对农村公路开展全面巡查,根据巡查情况制定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计划。今年计划实施公里的路面状况改善工程,对路况相对较差,路面出现破损的农村公路及时采取挖补、罩面、局封、灌缝等方式进行修复。同时按照“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的原则,完成县道公里、乡道公里、村道公里的日常养护工作,达到“路面整洁、畅通、无坑槽,路肩平整、坚实、无杂草,排水畅通、无淤积,桥梁、安防等附属设施完好、无损坏”的公路养护标准。截至目前,已完成路面状况改善工程公里。公路不仅是村民衣食住行的重要一环,也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关键。4月19日,齐河县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推进会提出要全面提升路域环境,计划今年全县新建改建“四好农村路”公里。目前,各项工程已经陆续开工,力争11月底全部完工。持续优化“村村通”更要“路路安”在刘桥镇洪州社区附近棉焦路和齐刘路转弯处,附近企业多,白天黑夜常有大货车进进出出。曾经,即使最熟悉当地路况的村民,驾车、开摩托车时也得小心翼翼,尤其是雨天,就害怕拐弯的时候出事故。而现在,公路边一根根钢护栏、一个个警示桩、一块块警示牌……农村公路上正慢慢展露新颜,这让村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交通出行,安全第一。“过去老百姓出行,关心的是交通出行方不方便,雨天不要一身泥,晴天不要一身灰。现在出行,大多数人除了在意路通畅不通畅,更关心安全不安全。”齐河县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主任王成介绍,为此齐河县对农村公路不断优化升级,不仅做到了“村村通”,更确保“路路安”。在农村道路改造过程中严格落实交通安全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即安防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审批、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入使用。对于新修建改建的村级道路,及时进行各类标志牌、警示桩、道口桩、防撞护栏等安全防护设施安装,施划道路标线,提高村级道路安全通行能力。今年以来,齐河县交通运输局开展了“平安行·你我他”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公路的日常巡查。巡查内容包括路基、路面、桥涵构造物、安全标志、标牌、绿化及沿线设施的完好程度;校车、客车通行公路,穿镇穿村重点路段及低等级公路长下坡、急弯陡坡、临水临沟等事故多发路段的安全防护设施完好程度。巡查人员每个月巡查不少于22天,每日巡查时间累计不少于7小时,发现问题及时作好记录和汇报,确保问题第一时间得到处置。路长制+警长制农村公路实现“掌上养护”今年3月26日一场大雨过后,桑安路部分路段出现坑槽、积水等不同程度的病害。按照以往的工作流程,通常要辗转几个部门,经过问题确权、派遣和处置,往往需要好几天,甚至一周时间才能解决。现如今,公路路长可将问题及时上传路长制手机APP并发出处置命令,相关部门立即到达现场进行施工,大大提高了问题处置效率。公路问题的高效率处置,得益于齐河县公路养护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以及“路长制+警长制”管理体系的运用。在县农村公路管理所内,一张大屏幕上正显示着全县各重点路段的实时路况,“这是农村公路信息化管理平台。”朱祥介绍,平台包括农村公路数据库,农村公路数据展示平台和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业务系统以及路长制手机APP,农村公路建设、管养、运营中的问题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