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年上半年德州市协同发展督查评议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调研在齐河县观摩,实地查看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山东省钢铁规划短流程绿色环保智能示范项目、泉城中华饮食文化小镇一期启动区项目、百多安冠状动脉药物涂层支架系统产业化项目、齐河博物馆群项目。
1-4月,齐河县预计完成GDP亿元,增长7%;地方财政收入14.8亿元,增长17.3%;税收收入13.8亿元,增长20.3%;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42.5%、47.5%;税收占比达到91%,经济社会持续保持稳中有进、长期向好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齐河县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抓手,持续深化“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优化发展环境”三项行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不断稳固。
记者在刚刚投入运营的齐河光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现场了解到,作为齐河县第一座现代化垃圾焚烧发电厂,拥有垃圾焚烧区、烟气净化区、汽机发电区等功能区,通过垃圾焚烧发电,变废为宝,有效提高了全县生活垃圾处理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水平,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融合共赢。
齐河光大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运行部经理齐炳旭介绍说:“项目由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建设,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能力吨,其中一期日处理规模吨。项目满负荷运营后,预计年可处理生活垃圾18.25万吨,发电余万度,在实现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彻底解决齐河县积压、新增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也可以接收处理周边县市部分生活垃圾,为全市绿色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垃圾焚烧能够使垃圾得到彻底处理,但如何保证焚烧过程无污染是个难题。齐河县严格标准,与全国环保行业领军企业,亚洲最大的垃圾发电投资运营商中国光大国际合作建设国内设施最先进,标准最高,环境最优美的垃圾焚烧处理项目。整个工艺流程在全封闭状态下进行,烟气及废水排放标准优于国家标准。
齐炳旭介绍说:“项目采用光大国际自主研发生产的垃圾焚烧发电核心装备,适合生活垃圾‘高水分、低热值、不分拣’的特点,并全面执行国际上最高、最严的欧盟标准及山东省地标氮氧化物排放标准,焚烧烟气排放指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现代企业的标准,精细化管理,按照环保标准严格控制排放,进一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为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在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上取得明显进展的同时,齐河县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其中,泉城中华饮食文化小镇项目,建设以“餐饮、旅游、康养”等功能为主导的齐鲁风情文化旅游区和田园综合体,成为齐河发展文化旅游的又一精品力作。
山东鲁坤齐晏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部长司书娜介绍说:“泉城中华文化饮食小镇是山东省土地发展集团和齐河县政府共同出资打造的省级重点项目,是落实省委提出的的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和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一个重大工程。主要建设美食文旅、康养社区和水塘田园三大板块。项目分成两期建设:一期主要建设中华美食小镇、八卦花田田园综合体、以八大菜系为首的中华饮食文化博物馆群;二期主要建设康养社区、酒店、自然学院以及以五谷杂粮和瓜果蔬菜直供地为主的田园综合体。目前正在开工建设的是中国美食小镇和八卦花田田园综合体。中国美食小镇是个建设单体,目前主体施工已经完成,进入了内部商业装修阶段。在选商工作方面,我们普选了全省乃至全国一千七百多家商户,精挑细选多家,目前已签订商户家,商铺的入住率高达80%以上。项目全部建成运营之后,预计年可接待游客是万人次,实现年营业收入五亿元,上交税收过亿元元,安置就业岗位0余人,真正实现了六好六收益,让群众受益,让集体收益、让政府受益。”
齐河县黄河生态城党工委委员、产业发展服务部部长马彦然表示,随着各重点旅游项目陆续建成运营,“住齐河、游山东”全省境外游客集散地日益凸显,文化旅游产业正成为推动齐河县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引擎。黄河生态城也以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突出绿色生态这张名片,倾力打造文化旅游、医养健康、高新技术等新兴主导产业,同时积极引进总部经济、文化创意等关联产业,努力形成各产业功能互补、联动的发展格局,打造齐河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产业项目是动能转换的牛鼻子、加速器。聚焦全省“5+5”十强产业、全市“6+6”现代产业体系,齐河县锁定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文化旅游、医养健康等特色产业,高标准引项目、多渠道上项目、快速度推项目,全县产业结构持续调高、调新、调轻、调优,更高质量发展态势更加稳固。
闪电新闻记者王佳亮德州台陈焓李晓阳齐河台杨玉波许宝杨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