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招双引工作典型发言齐河县委书记孙修

北京哪家医院痤疮好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16/9323136.html

3月5日,德州市“双招双引”工作会议召开。会上,齐河县委书记孙修炜围绕“双招双引”工作总体开展情况作典型发言。

近年来,齐河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直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牢固树立“双招双引”首位意识,将其作为经济工作一以贯之的“生命线”,精准施策、靶向发力,重大项目及人才招引实现新突破。年,新开工重点项目42个,到位资金41.4亿元;新引进和培育国家级、省级人才20人,有力带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突出靶向聚焦,提升招商引资“精准度”

招商引资不能盲目粗放、贪多求全,更不能坐等观望。我们坚持突出重点、靶向发力,确保招商更加精准高效。一是产业方向更加聚焦。瞄准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成立6个招商专班,分别编制产业发展规划,绘制招商图谱,按图索骥、精准招商。比如,深挖奇瑞、御捷马供应链,拉出67家供应商清单,逐户上门拜访、对接洽谈,引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11个。今年,优化调整为7个招商服务专班,引领33条“产业链”,按照“龙头带产业、产业延链条、链条成集群、集群建园区”的思路,在引进上下游企业上做文章,建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二是招商方向更加聚焦。瞄准“大高外强”项目、行业领军企业,谁做得最好就和谁谈,持续用力、靶向招引、全力攻坚,为高质量发展积蓄“第一动力”。近年来,先后落户京东、保利、碧桂园、光大国际、雅培、荣盛、融创、新城控股8家世界强、中国强企业。近期,正与中国强金科、中南高科等企业深度对接、开展合作。其中,由产业新城运营前10强金科集团,投资12亿元的智慧科技城项目即将落户,将围绕医疗器械、电子信息等产业,引入50余家优质企业,建成后亩均税收超过30万元,真正实现了“引进一个企业、带来一批项目”,可以说是一本万利。三是工作力量更加聚焦。坚持“多大的领导招多大的商”,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挂帅出征,相关县领导、各部门单位“一把手”主动出击,形成“大招商、招大商”的浓厚氛围。去年以来,县主要领导参与招商活动余次、对接项目余个,黄河生态数字港、中科智能制造产业园等一批优质项目签约落户。先后举办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3次,总投资亿元的34个项目开工建设。今年,进一步明确了县领导、各招商服务专班、园区的招商任务,既看落地项目个数、又看到位资金数量,每个月开展一次项目集中签约、开工仪式。

二、强化以商招商,跑出项目招引“加速度”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以商招商、以商聚商,精准吸引有效投资,提高招商成功率。一是龙头企业招商。发挥“领军型”企业在业内的影响力、号召力,围绕自身需求引进优质产业链项目,带动整个产业发展。比如,总投资亿元的永锋集团德瑞智能制造产业园、80亿元的智能新零售产业园项目,由政府负责建配套、给政策,企业负责投资、建设、招商、运营、管理,集中引进一批高端优质项目,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区中园”招商。引进全国领先的园区运营商,打造高技术含量、高投资回报、高税收效益、高外向度“四高”型特色“区中园”,运营商依托专业化招商团队进行运作,变招商为选商,有效破解了“招商难”问题。目前,已落户联东U谷·齐河生命智慧谷、众创产业园等“区中园”10处,集聚项目50余个,建成后亩均税收超过20万元。有关做法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被《国际商报》《中国经贸导刊》刊发。三是外商招商。借助中国东盟商务协会总会长林玉唐先生的影响力,依托东盟国际生态城,加强与东盟十国的经贸往来;聘请日本兴和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立、世界韩人协会副会长许志焕等10名招商顾问,依托全省首个县级日韩招商联络处,引进日韩企业3家、在谈25家。通过深耕“一带一路”,我县连续五年实际利用外资0万美元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30亿元,有关做法入选全省18个对外开放典型案例。

三、坚持人才优先,打好招才引智“组合拳”

坚持“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抓发展首先要抓人才”,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求贤若渴的诚意,吸引“高精尖缺”人才创新创业,实现引进一个专家、带来一个团队、壮大一个产业。比如,我们通过引进国家级领军人才、百多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海军,同7名中外院士开展合作,引进国家级领军人才7名,特别是全职引进了国家级人才领衔的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研发团队,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明年批量生产后销售收入可突破20亿元。通过与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山东大学教授朱波合作,引进中恒、宽原等4个碳纤维复合材料项目,形成了集研发、检测、产业化为一体的产业链,“十四五”末,新材料产业产值将突破50亿元。去年以来,同步引进“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硕士研究生、本科大学生等青年人才人,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智力支撑。

四、营造一流环境,构建双招双引“强磁场”

在项目和人才招引过程中,坚持拼专业、拼影响、拼载体、拼政策、拼环境,不厌其烦做细功,努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一是以诚待人、以信交友。在与客商对接的过程中,先不去考虑项目能不能谈成,先与企业家交朋友,并且始终坚持诚信、真诚,只要是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范围内的约定和承诺,定了就干、说了就办、说到做到,构建“亲”而又“清”的新型政商关系。比如,奥晨电气产业园项目,原本计划落在章丘、济阳等地,我县捕捉到信息后,分管县领导带队,3个月时间赴济南分部登门拜访14次,企业老总最终被打动,选择投资齐河。二是全面帮包、化解难题。全面推行县领导包保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制度,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针对永锋集团、智能新零售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发展面临的具体问题,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具体解决措施,列出清单、专班推进,彻底消除企业“后顾之忧”,推进项目快落地、快开工、快建设。同时,针对金能、坤河等骨干企业,“一企一策”全力帮扶,助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三是给足政策、优化服务。今年,在土地扶持、投资激励、税费补助等方面制定了含金量更高、更具操作性的扶持政策,并在协议签订时实行“对赌”,对达不到约定的收回优惠政策,真正实现“双赢”。深入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全部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个事项即办即走,下一步重点推动项目“拿地即开工、验收即拿证”。目前,正启动新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把服务大厅和涉企服务部门全部集中,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省心。四是强化保障、完善配套。疫情期间,全力帮助市场主体减负,减免税费4.9亿元,发放补贴8.7亿元。强化政银企对接,帮助家企业融资41.6亿元。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全年供地亩,有效保障了重点项目用地所需。累计投资50亿元完善经济开发区、黄河国际生态城等园区基础配套,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投资10亿元的齐鲁科技小镇投入运营,15万平、套高端人才公寓实现拎包入住。齐河黄河大桥、长清黄河大桥先后通车,高速出入口达到7个,济齐轨道交通完成立项,以多层次立体“大交通”助力“大招商”。今年,全面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让更多客商、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倡树“不争第一就是在混”的激情干劲,坚持不获全胜决不收兵,遇水架桥、逢山开路、拼上豁上,在持续攻坚中推动“双招双引”加速提效、创新突破,力争全年新开工重点项目50个、到位资金50亿元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5%,到账外资0万美元以上;引进和培育国家级、省级人才25人以上、青年人才人,为新时代现代化新德州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

王志伟王贺

编辑

李榕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155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