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栽培中农业和生态措施的应用

在梨子树栽培种植的过程中,部分种植户会将农业和生态措施作为主导措施,这样可以在农业生产实践的过程中,确保生态处于平衡的状态,使得梨子树的生长发育环境处于理想的状态,继而确保可以产出更加高质量的果品,使得果树栽培的经济效益得以不断提升。由此对于果树种植过程中,农业和生态措施的应用问题进行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1果树栽培中的农业措施

农业措施,就是将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使用到农业实践中去,以架构更加理想的果树生长环境。本次以山东省齐河县地区梨树种植为例,在此过程中种植户主要使用的农业措施有如下几种。

1.1采取中耕和深翻技术,进行区域处理

在中耕的过程中,果园土壤会朝着更加疏松的方向进展,浅层土壤中和杂草中潜伏的害虫会无所遁形,继而起到有效的驱赶害虫的效果。在土壤进行封冻的时候,还需要进行深度翻土,这样活土壤的范围不断延展,这样土壤保肥、保水的能力会不断提升,在土壤中的部分害虫也会因此被驱逐,这样可以形成更加纯净的土壤环境,以确保实际的生长能够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进展。

1.2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清园和冬灌的技术手段

需要意识到的是,在果树种植的过程中,枯枝败叶是病虫害的重要潜藏区域,也是第二年主要病虫害的重要源头之一,因此要懂得对此进行及时的清理,在秋天的时候,可以采取人工的方式去进行枯枝的剪除工作,这样可以使得部分病菌和害虫得以消除。

至于在此过程中的冬灌,就是在冬天的时候,冬灌,可以使得土壤中含氧量会不断下降,温度也处于不断下降的状态,可以使得害虫蛹的羽化环境受到影响,这对于梨子树的成长是有利的。

1.3采取刮树皮和绑草把的手段来进行处理

在果树中有一些存在翘皮的情况,这些都是病虫害冬眠的重要区域,因此要懂得采取措施对于这样的树皮进行清理,可以很好的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一般情况下,果树害虫潜伏前,树干上可以绑草,可以实现害虫的诱杀,在第二年的时候,果树萌芽前可以迅速的解除,并且进行集中烧毁,由此可以很好的控制越冬害虫数量。

1.4果树整形、修剪和疏花疏果

也就是说,在梨子树生长的过程中,以合理整形修剪、疏花疏果技术为途径,确保枝干数量和质量处于可控的状态,树势、果树光照、营养生长、生殖生长也会达到更加平衡的状态,这样就可以使得梨子树的生长环境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1.5果实套袋、摘叶、转果与敷设反光膜技术

对于山东地区而言,梨树谢花后35~40天,可以将其界定套袋的最佳时机,最好可以在6月初的雨季来临前完成,最晚不能超过6月底。果实在袋子内生长90天,这是比较好的套袋时间。摘取袋子的时机,可以设定在9月20日前后,摘取外袋之后,在经历多个晴天之后,再去摘取内袋,在摘取袋子后的一周,可以进入到反光膜铺设和摘叶的环节,需要注意的是,摘叶的时候,不能超过果树总叶片的三成,在摘取袋子后的10~15天,果实会慢慢成型。

之所以会采取套入袋子的方式来处理,是因为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隔离病虫危害,使得果品的外观质量不断提升,还可以使得农药的残留量得以控制,由此生产处更加高质量的梨子产品。

1.6人工授粉技术

传统的梨树授粉是自然途径来进行的,人工授粉可以更好的实现梨树授粉,在初花的时候,挑选合适的授粉天气,然后确保在晴天的9~15点来进行,授粉方式,可以是点授法、也可以是抖授法、还可以是掸授法,这里以点授法为例,就是使用毛笔或者带橡皮的铅笔,蘸取花粉,将其点在柱头上,如果对应的梨树花量比较大,需要保持一定的间隔,设定对应的顺序,这样才能够保证授粉的有效性。

果树栽培中农业方案的制定,需要结合自身农业生产实践,切实的对于不同农业生产境况进行分析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使用不同的农业生产技术,这样自然可以进入到更加理想的农业方案效益发挥格局。

2果树栽培中的生态措施

在果树栽培的过程中,要想实现栽培效益的提升,不能仅仅使用农业措施,还需要使用生态措施,在农业措施和生态措施融合的基础上,确保实际的果树栽培的科学体系得以架构。对于本种植园,种植户除了采取上述的农业措施之外,还使用了一系列生态措施,以确保梨子树的生长环境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

2.1果园生草和秸秆还田技术

在果园长出草之后,不要一看到草冒芽就去处理,需要等到草长度达到30cm的时候,去进行刈割,这样可以使得生草的高度得到控制,避免生草与果树争抢肥料或者水分。对于一些果园,生草已经有1~3年,此时可以选择在夏季的时候,实现氮肥的施加,这样可以保证果树有着充足的氮肥。

对于齐河县果园种植实践进行调查,发现白三叶草种植三年以上,土壤中有机质的数量会增加,速效氮的效用可以得到更好的发挥,在高温的时候,地表温度会降低,低下温度会更低,降雨后一周土壤含水量也会提升。覆草果园厚度达到一定状态,可以有效的实现土壤表层温度的调节,确保果树根系能够处于理想的生长状态。两年以上的覆草,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都会提升,这就有利于对应梨树生长环境的优化。

2.2生物防治措施

可以以昆虫性诱剂,去进行对应害虫的诱杀。实践表明,需要设定27个/m2诱杀芯,每个可以诱杀44头成虫,这样的数量还是可观的。再者可以在园区内释放松毛赤眼蜂,数量可以控制在8~12头,此时卷叶蛾卵块寄生率会达到95%,卵粒寄生率可以达到89.5%,对于梨子卷梢率和虫果率而言,都出现了明显下降的情况,各类型的天敌会增加,幼虫寄生率也会增加,尤其处于生长的阶段,如果可以使用多氧霉素,可以使得斑点落叶病得到很好的防治,霍心病的防治效果也是比较好的。

2.3物理防治技术

在此过程中想到的技术主要有:使用糖醋液来进行处理,使用黑灯光去进行处理,使用频振式杀虫灯去处理,在此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果园的面积,设定不同的数量,选定不同的时间节点,然后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方案,以确保实际诱杀的效益得以提升,事实证明上述的综合性技术方案,的确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2.4结合实际区域特点,设定合理的果园防护林

从理论上来讲述,不同区域的果园,病虫种类是不一样的,其发生机制也有区别。因此在实际果园栽培种植的过程中,要懂得综合考虑果树信息、病虫信息、环境信息,确保可以妥善的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设定防护林,这样可以使得周边的生态环境处于优良的状态,继而给予果树生长创设良好的环境,病虫害发生几率也会因此不断降低;

2.5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防治

这也是重要生态措施之一。在此过程中,要对于梨树生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病虫情况进行归结,然后对于不同的病虫选择不同的抗生素,然后坚持适量适度的原则,确保可以切实的发挥对应抗生素的效能,继而确保梨树生长处理高质量的状态。在上述生态措施执行的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生态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切实的依照生态技术的标准来进行操作,这样才能够驱动实际生态方案的效益得以发挥。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754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