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民忧破堵点,山东审计助力乡村振兴落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范佳通讯员邵彩霞

这几日,刚忙过夏收的德州市齐河县赵官镇葛庄村村民们喜获丰收,喜上眉梢。大家伙感慨,“多亏通了机井,不愁给庄稼浇水了!”

村民所说的机井是国家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灌溉设施。年镇上为包括葛庄村在内的26个村新建机井眼,村民们眼巴巴盼着机井投入使用,再也不用开着拖拉机,拖上长长的软水带“抢”沟渠里的水了。

可事与愿违!工程竣工了,机井却用不上。村民发现,地头的设施没通电。找镇上反映,问题一直拖着未解决。转眼来到春季灌溉季,雨水少麦苗渴,村民们急得团团转。

没成想,审计组给他们带来了希望。为摸清乡村振兴政策实施和涉农资金使用实情,今年1月至4月,山东省审计厅组织开展了乡村振兴相关政策落实和资金管理使用审计调查,对济南市济阳区、胶州市等16县(市、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产业发展和第一季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4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审计调查。在齐河县赵官镇审计期间,审计人员实地抽取部分灌溉机井进行测试,发现存在未通电无法使用的情况,群众反映强烈。

审计人员当即向县农业农村局了解情况,得知是由于电力设施工程款结算不到位,导致机井未能通电,一直闲置。“惠民政策不能落在最后一公里,不能给村民添堵!”对此问题,审计组要求当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限期整改。

最终,当地积极协调电力部门和镇政府,争取各村积极配合,简化手续,于4月初将眼机井全部通电运行,解了村民群众的燃眉之急。

在该县大黄乡,审计人员发现了类似的问题。大黄乡徒骇河沿岸的二郎村、白庄村等村附近国家投资85万余元建成的3座扬水站,一直无法通电,处于闲置状态。经了解,由于与当地镇村沟通不充分,扬水站自年12月建成后未列入供电设施,村民仍需动用机械设施在徒骇河中自行取水,费时费力。

“绝不能让财政资金打水漂,更不能寒了群众的心!”审计人员督促当地重视问题整改,加强组织协调,尽快制定电力配套供应方案。目前,这一项目已经重启,正在紧张施工中。

除了设施闲置,审计人员发现,个别地方存在设施后期管护不到位的情况。在聊城茌平区胡屯镇,审计人员发现高标准农田配建的机耕路、灌溉管道、蓄水池等设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毁,损毁后面临无人处置的尴尬境地。聊城市审计局农业农村审计科副科长胡海标感慨颇深,“农业设施出现损坏是正常的,关键是后期管护,坏了不修迟早要报废。”

审计人员没有局限于整改单个项目,而是深入调研、系统研究,从整个面上推动管护工作规范管理。他们发现,设施管护经费拨付流程繁杂,导致村民申请率极低,造成管护资金长期闲置。对此,审计提出强化主体责任、精简资金拨付使用流程、加快维修恢复设施功能等建议。根据审计结论,聊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责成市农业农村局制定全市层面的制度办法,确保设施管护到位。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山东省审计机关盯紧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农村道路“户户通”工程建设等重点事项,由表及里、由点带面,摸实情、汇民意,将群众对工程项目的满意度作为审计调查的出发点和重要指标。

在淄博市高青县,审计组随机抽查青城镇徐西村、常家镇大李家村等5个村,发现其中3个村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活垃圾乱堆乱放、清理不及时、异味等问题。当地综合行政执法局当即组织进行整改,而审计调查并没有结束。在审计推动下,该县修订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流程及考核办法》,明确细化了具体考核结果和费用拨付挂钩的实施细则,督促提升环卫公司服务水平。

审计人员还聚焦农村道路“户户通”工程,抽查16县的个村发现部分村道路未严格落实工程招标、监理制度,施工质量存在路面厚度未达设计标准或合同约定,入户道路与干道衔接处未硬化连接,路面出现蜂窝麻面、长裂缝等问题。省审计厅汇总各地发现的共性问题,及时向省委、省政府上报了呈阅件,引起省领导的重视。目前,山东正采取有力措施加大资金筹集力度,因地制宜推进道路建设,强化施工质量监管,健全工程管护机制,切实将惠民政策落实到位,推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产业项目不仅要有经济效益,更要有社会效益,要建立与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深度利益联结机制,实实在在惠及老百姓,让老百姓的干劲挺起来、腰包鼓起来。淄博市高青县唐坊镇年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黑牛养殖是当地主导产业之一,审计组通过走访,了解到财政资金扶持当地龙头企业发展黑牛养殖、肉产品加工产业,成品通过电商渠道销售,企业收益可观,但周边农民却受益不多。如何通过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让农民多渠道可持续增收致富?对此,审计责令当地加强制度设计、落实政策红利、保障群众利益。

最终,该县农业农村局会同有关企业加强协商,审计期间就促成企业与几十家散户签订了黑牛繁育合作协议,明确了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教授散户养殖技术,散户参与黑牛初期养殖,企业以高于市场价4%-6%的价格收购的长效合作机制。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不是喊出来的、不是自封的,而是靠扎扎实实干出来的。下一步,全省审计机关将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348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