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重拳治理超限超载今年已查处227万

全市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新闻发布会现场

大众网德州11月29日讯(记者祁小丽)11月29日上午,德州市召开全市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新闻发布会。大众网记者从发布会获悉,今年以来,德州市深入推进政府治超、联合治超、源头治超、科技治超和信用治超,治超工作水平不断提升。截至10月底,全市共查处违法超限超载车辆2.27万辆次,卸载货物12.14万吨。

今年以来,德州市全力推进政府治超、联合治超、源头治超、科技治超以及信用治超。治超工作连续第五年纳入县市区综合考评,考核比重进一步加大。同时,治超工作纳入市政府重要工作督查事项,首次实现了县市区和市直部门责任落实的全覆盖,改造升级交通执法管理系统,实现了交通运输执法监察电子政务系统与运政系统的信息联网。同时加快推进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建设。其中,齐河县率先在全省县级层面建成4套非现场执法系统,禹城市已完成4套非现场执法系统的招标工作,德州德城超限检测站非现场执法系统于10月底建成启用,青银高速公路鲁冀界超限检测站非现场执法系统已完成项目建设前期工作。以守信激励和失信约束为奖惩机制,切实提高道路运输行业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目前,德州市发改委信用联合惩戒应用系统已开发完成,待确定受惩戒失信责任主体及惩戒措施后,即可在全市范围内实施联合惩戒。

通过交通、公安、发改、经信、财政、安监、工商、质监、物价、法制、公路等部门密切协作、扎实行动,德州市形成了政府主导牵头、各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路面超限超载现象,特别是高速公路超限超载现象明显减少。据统计,截至10月底,全市共查处违法超限超载车辆2.27万辆次,卸载货物12.14万吨,辖区内高速公路和国省道货运车辆平均违法超限超载率明显下降。年7月,国家统一车辆超限超载认定标准,将六轴及以上车辆最大总重由55吨统一调整为49吨,实现了车辆管理与生产标准相统一,交通运输部门与公安部门执法标准相统一。同时以治超工作纳入县市区综合考评和市政府重要督查事项为抓手,以“五个治超”为核心内容,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截至目前,全市所有超限检测站全部实现交通公安驻站联合执法,年交通运输和公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余次。

此外,德州市加速推进“互联网+治超”,新启用5套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另有5套非现场执法系统正在建设中,成为全省建设非现场执法系统数量最多的市。非现场执法系统的推广应用,真正实现了24小时全天候全覆盖执法,同时避免了人为因素干扰,促进了执法公正,提高了执法的公信力。

下一步,德州市交通部门将牢固树立“治超是最大的养护,抓治超就是抓发展、抓治超就是抓安全”的理念,建立长效机制,保持高压态势,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手段,多管齐下。坚定不移落实政府主导治超,加强路面联合执法,落实源头监管措施,借助信息化手段,运用大数据分析,提高治超信息化水平。同时,加强规划布局,谋划建设覆盖全市路网重要节点的非现场执法系统网络。将治超工作与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结合起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提高执法服务水平。强化正面宣传,广泛宣传治超工作的新政策、新规定和工作开展情况,重点解读和宣传统一超限超载认定标准的目的和意义,努力争取社会各方面对治超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加大反面曝光力度,对违法超限超载的货运源头单位、运输企业、车辆驾驶人等进行公开曝光,让违法行为无处躲藏,督促广大道路运输从业者增强遵章运输、守法经营的意识,真正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参与治超工作的良好氛围。

据了解,车辆超限是指汽车装载超过公路对其的限值,主要研究的是车辆装载与公路的关系,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269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