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非遗文化走近年轻人
巴南区文化馆开展
“非遗文化进校园”直播活动
小观梆鼓舞发源于重庆巴南,古代先民为防野兽危害庄稼,以敲击竹梆追赶野兽,或在丰庆寿喜之时,以敲打舞动竹梆的形式来表达内心喜悦之情。此舞种以梆鼓为道具和伴奏乐器而得名,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巴渝民间舞蹈。年,接龙小观梆鼓舞被列入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当古老的非遗文化遇上青春活力的年轻一代,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9月15日,由巴南区文化馆、巴南区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非遗文化进校园青春演绎梆鼓舞”活动,在重庆财经学院精彩举行。活动邀请巴南区小观梆鼓舞非遗传承人、梆鼓制作技艺传承者王静老师,以及巴南区文化馆舞蹈干部、巴南区舞蹈家协会秘书长胡馨琪老师,共同为在场学生们讲授并演绎节奏欢快、动感十足的梆鼓舞。
活动现场,老师们通过刚柔并济的舞姿,向大家讲授踢、跷、跳、转的技巧。在场的学子们聚精会神地认真听课,一招一式地跟着老师的动作仔细学习,伴随着清脆的梆鼓声和动感的音乐翩翩起舞,并形成交叉、回旋、穿花等精美队型,充分展现了梆鼓舞纯朴、奔放、热烈及欢快的舞蹈个性,充满了巴渝乡情特色及鲜明的时代感。
抖音直播
本次活动由巴南区文化馆进行全程线上直播,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既展现了非遗文化的厚重底蕴和鲜明特色,也体现了财经学子们的青春活力和蓬勃朝气。
当熠熠生辉的非遗文化走近年轻群体,传统就有了延续的希望;当青年一代走近非遗文化,成为其传承者、推广者和助力者,非遗文化瑰宝必将散发耀眼的光芒。
编辑丨陈怡
初审丨杨明东
终审丨郑迎旭
点点分享点点赞点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