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翟岩董良坤通讯员陈珊齐河报道
3月11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走进齐河县城乡防洪除涝治理工程指挥部,迎面的一块倒计时牌子格外醒目:城乡防洪除涝工程“百日攻坚”竣工截止日期还有68天。墙上悬挂着挂图作战进展一览表,所有工程进展一目了然,责任单位一清二楚。
“齐河县防洪除涝治理工程,总共治理河道21条,涉及晏黄沟、柳官干沟等城区周边主干河道,治理河长90.5公里,改造维修建筑物余座,现在我们每天白天盯河道现场,晚上召开调度会,及时解决每天出现的问题,确保今年5月底前各项工程能够全面完成。”齐河县水利局党组成员、水利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张京杰介绍。
城市防洪除涝,事关群众利益和城市安全。
年,齐河经历连续特大暴雨。据气象部门统计,去年6月份至7月份,全县降水量达.5毫米,较常年偏多43.8%。特别是7月12日和30日的两次强降雨,城区降雨量分别为.5毫米和毫米,分列自年齐河县有连续降雨量统计数据以来的第二位和第五位。
两次史无前例的强降雨让城区多处道路出现积水,给市民出行造成困扰。痛定思痛,齐河城乡防洪除涝这道民生“必答题”该如何作答,考验着这座城市的魄力与智慧。
解决问题,摸清“病因”是第一要务。
齐河组织城乡内涝治理工作专班,邀请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上海市政设计院专家5次现场全方位把脉会诊,召开城乡内涝治理工作会议10余次。专家组在深入分析后给出了主要原因:极端天气频发、河道防洪除涝标准低、主城区排水受铁路阻隔严重、城区缺少强排措施、城区周边水系连通不畅、主城区部分入河排水口存在瓶颈。
找准“病因”,对症下药。
年10月,齐河成立了由县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的城乡防洪除涝治理工程指挥部,出台《齐河县城乡防洪除涝治理工程实施方案》,列明六大类工程实施项目,各相关部门细化责任,明确完成时限,拉开了城乡防洪除涝治理工程大幕。
顺着晏黄沟一路往北,桩机大臂挥舞,电焊火花四溅,进行疏浚作业的挖掘机正在对河床进行平整,清淤疏浚后的河道加深,整体扩宽10米,水面映照蓝天,昔日“小水沟”已初具大河的气势。
齐河县城区排水主要由晏黄沟、老倪伦河、新倪伦河等三条河道承担。其中,老倪伦河、新倪伦河承担城区排水总量的30%左右,而晏黄沟要承担70%左右的城区排水量,排水任务巨大。而晏黄沟排水不畅,是去年强降雨时城区积水的主要原因。
“出城区从晏黄沟往北,多处桥涵因年久老化存在堵点。”摊开齐河县城乡防洪除涝治理工程地图,齐河县水利局发规股股长司洪恩指着一个个被标红的“病灶”介绍,整个晏黄沟治理工程,需要清淤疏浚河道14.5公里,破拆13处挤占河道的暗涵、老桥,改造升级1座沿线水闸,不仅施工任务重,迁占、清表工作的难度更大。“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一切困难,全力保证工程按时推进。目前整个晏黄沟清淤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预计三月底清淤工程完工,新建桥涵计划四月底全部完成。”
河道通畅是保证排水畅通的基本前提,而排涝的快慢,关键在于地下排水管网是否给力。
在齐河融创·观澜府邸北区附近的新华路(纬十四路-纬十六路)雨水改造工程现场,长长的围挡将工地与行人分开,伴着机械轰鸣声,工人们正在给刚刚铺设的雨水管道外灌注水泥。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齐河主城区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而此次防洪排涝工程注重精准施策、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城区老旧雨水管涵清淤维护、增加强排泵站、改造新增排水出口等18项工程。
“以新华南路南段为例,该路段在城区属低洼路段,因此我们在道路西侧新建钢筋混凝土雨水管道并抬高路面,并对东侧雨污管道进行了疏通,做到整治一个堵点,就消除一片积水内涝区域,全力提升区域排涝效率。”齐河县住建局建设股股长宋松介绍。
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齐河县还通过数字化赋能,筹备构建兼容城乡雨水、污水、给水、河道水文的智慧水务平台,对城乡雨水管网、污水管网、排水泵站、积水点、雨量监测等数据全收集,实现水文监测、水环境管理、水质监测、远程调度、应急处理一张网,提高城乡防洪除涝水系智慧化管理水平,确保防汛决策及时科学有效。
知重负重,知难克难,城乡防洪除涝在任何地方都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能够强烈感受到,齐河那种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是最大利益的为民情怀,以及那种尽心竭力做好这道民生必答题的信心和勇气。我们也相信,有这样的作风和干劲,齐河最后也一定能够交出一份让群众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