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男童坠入下水道齐河俩青年跳进污水紧

「本文来源:德州晚报」

连日来,一段“德州齐河一3岁儿童掉入下水道,两男子跳下去将其救起”的视频,在网络上成为热点,引发众多网民点赞。

9月14日下午5时30分左右,齐河县桑园赵村中的宁静,被一声“救命啊,救救我家孩子!”打破。正在自家工厂里的赵虎,听到呼救声急忙跑出去,看到一名妇女正趴在路边的排水沟旁,大声哭喊。

上前才得知,排水暗沟的观察口处盖着一个旧沙发,但这名妇女的幼童在沙发上玩耍时,不小心掉进了排水沟内。赵虎从落水口望下去,已经不见孩子的身影。由于排水沟里的水流湍急,担心孩子被冲得更远,赵虎一口气向下游跑了20米,撬开一块盖板,想都没想就跳了下去。

赵虎虽然会游泳,但排水沟下面的情况仍出乎他的意料。排水沟里漆黑一片,深两米左右,只听到孩子的哭喊声,他喊人去工厂拿来手电筒,在排水沟上方帮忙打着光,但视野仍不行。

救出男童赵虎已筋疲力尽

污水已经没过了赵虎的头顶,水底满是淤泥,一不小心就容易陷进去。而且,排水沟空气流动性较差,赵虎感到呼吸困难,开始头晕、恶心。他咬着牙继续坚持,在污水中摸索着,这时孩子没有了哭声,黑暗和空气稀薄的环境,更加加大了寻找的难度。

左徐兴清右赵虎

就在这时,路过的徐兴清也从孩子落水口跳了下来。其实,徐兴清并不会游泳,但看到这个情况后,他来不及想那么多,纵身跃进排水沟救人。两个人一个从东向西,一个从西向东,一步一步地在水中耐心摸索着,全然不顾胳膊被沟内的不明物体不时刮伤……终于,在距离落水处七八米的地方找到了孩子。

被发现时,这名3岁男童面色青紫,已经失去了意识,情况不容乐观。救上来后,两人立即对小孩实施抢救,一人拽着腿倒立着给孩子推后背,一人清理孩子的呼吸道,直到听到孩子咳嗽了一声,他们才松了一口气。

9月24日,在齐河县综治中心,赵虎和徐兴清接受了德州市委政法委的表彰:两人被授予“德州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并分获元奖金,以此来表彰和倡导他们见义勇为的行为。

对话当事人:助人为乐已是日常

在与记者的交谈中,赵虎和徐兴清都表示,像这样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事,他们以前也做过不少。

“当时也没多想就做了,没想到一件小事就得到了这么高的荣誉……”赵虎憨憨地笑着说。在朋友的眼里,他是一个为人随和、诚实、守信的人。生活中的他,在事发地点附近经营着一家“桑园石业”的工厂,今年35岁,有一个9岁的儿子。

左徐兴清右赵虎

每年的春节,赵虎会为村里的孤寡老人捐款,疫情期间也自发捐款,为村里疫情防控做出自己的贡献。“赵虎作为村里的企业也常常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如此勇敢让我感觉很钦佩。”据宴北街道桑园赵村党支部书记李金勇介绍,赵虎曾经两次为村里的慈善基金捐款,每次捐款元。桑园赵村慈善基金总计捐款达十余万元,为患癌症的村民和考上大学的村民一些补贴,近两年来已累计帮助15户村民治疗癌症。

当徐兴清向记者谈到勇救落水儿童这件事时,这位朴实憨厚小伙挠了挠头害羞的说:“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真的没什么。如果再碰到这样的事,我还是会义无反顾地这样做。”寥寥的话语,却如此温暖人心。

“接孩子的路上救了一个孩子。”徐兴清笑着说,“生为人父,这是一个父亲应该做的。”徐兴清是某建筑公司的一名安全员,今年33岁,早前开过一家快餐店,曾帮助过很多老人,印象里最深刻的,是三位无家可归的流浪老人,开店那段时间是他店里的“常客”,徐兴清每天免费为他们提供食物,一天三顿,最大的有87岁,就这样,徐兴清每天都在做着力所能及的善事。

餐馆因疫情关闭后,徐兴清那颗善心也没闲着,报名参加了刘桥镇青年志愿服务队,平日放假会去服务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自己家也有老人,自己最后也会成为老人,我能做一点儿是一点儿吧。”徐兴清虽不善言谈,但透露着实在与真诚。

相关阅读:传承!“祥斌精神”再现齐河

14年前,孟祥斌在浙江金华纵身一跃,舍己救人,用辉煌的陨落挽回一位女青年生命;14年后,在孟祥斌的家乡齐河县,两位青年跳入漆黑排水沟,再度上演勇救落水者的佳话。

14年过去了,“祥斌精神”薪火相续、砥砺传承,已成为“大义齐河”品牌,形成红色文化的软实力。近年来,齐河县涌现出许许多多像孟祥斌一样正能量的英雄模范,赵虎和徐兴清就是最好的印证,在“祥斌精神”的感召下,他们用行动诠释着祥斌精神,发扬革命传统,前赴后继,薪火相传,沉淀为齐河精神层面的正能量,形成了“英雄引领风尚、好人层出不穷”的大义齐河现象,“大义齐河”已经成为全省闪亮的地域道德名片,诠释着见义勇为的内涵真谛,更为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树立着一个个生动典范。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470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