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种粮金扁担黄河粮仓山东齐河紧

鲁网6月11日讯芒种三天见麦茬。6月10日8时,南依黄河的山东省齐河县胡官屯镇,金穗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36辆大型联合收割机进地大面积收割。尽管田间气温接近40℃,但理事长袁本刚这几天都靠在地头上,“这两天最紧张,忙完后天,就可以说丰收稳稳到手啦!”

经初步测产,今年齐河县万亩小麦预计单产可达.41公斤,比近几年平均不到公斤有较大提高。

有“黄河粮仓”美誉的齐河,已连续12年粮食总产量保持在10亿公斤以上,被划定为华北地区唯一的全国粮食生产功能区试点。毗邻黄河沃野千里固然是天然优势,但常年丰产不易,尤其是今年面对疫情挑战,齐河如何把丰收紧紧攥在手里?

“社会化服务让种粮有了‘金扁担’。”胡官屯镇段庄村村民段义恒说。10年前,金穗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服务面积不过百亩,如今服务面积超过5万亩,亩均节本增效约元。今年春管和小麦条锈病防治中,社会化服务发挥了大作用: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二三月,上百万亩麦田“喝”上返青水,“追”上起身肥;抽穗扬花后,齐河依托社会化服务组织连续开展三次统防统治,面积约万亩次,有效控制了小麦条锈病发生。

像“金穗”这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齐河有个,农机保有量4万台套。该县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小麦、玉米社会化服务标准综合体县市规范。

为保夏粮丰收,齐河启动“奋战60天夺取夏粮丰收行动”。在小麦灌浆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相关部门一半工作人员下基层,一半工作时间在基层。

“粮食丰收是个系统工程,要让每一亩粮田从种到收有人全程指导。”齐河县委书记姜凌刚说。全县建设了30万亩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核心区、80万亩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区,实施全县小麦统一供种,区内良种覆盖率达%,小麦宽幅精播等规范化播种技术全覆盖;精准预测预报等绿色防控技术让农药利用率提高10%,防治效果提高15%。作为国家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齐河探索出秸秆精细化全量还田技术,推广水肥一体化灌溉模式、配方精准施肥和深耕深松技术。该县还聘请省农科院、山农大等专家担任技术顾问,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补助基层农技推广,形成了县有专家团、镇有技术员、村有明白人的县乡村三级农技服务体系。(张海峰张双双段慧刘磊)(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388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