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动能转换助力旅游成山东全省支柱产业

山东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总体规模居于全国前列。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将精品旅游列入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优势产业,并作为九大改革攻坚行动的重要内容,加快推动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旅游综合发展水平不断取得新进步——

目前,山东省A级旅游景区家,其中5A级景区12家,数量分别居全国第一、第六位;旅游度假区46家(国家级4家、省级42家),总数居全国第六位。年山东省文旅产业收入超过1.5万亿元,旅游业对GDP综合贡献率达11.8%,对就业综合贡献率达11.2%。山东省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影响力不断提升,竞争力不断增强,已成为山东省支柱型产业。“孔孟之乡”“好客山东”名片光彩夺目、声名远播,世界著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进一步彰显。

文旅融合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

年9月,山东省高规格举办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暨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这是机构改革以来首次由省委、省政府主办的综合性旅游盛会,集宣传推介、博览交易、工作会议、文艺演出、考察观摩于一体,对推动文旅行业提振复苏,提升“好客山东”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新发展格局,既要在战略上布好局,也要在关键处落好子,具体到文化旅游,“关键处”就在融合发展。强化高点定位,突出顶层设计,山东着力通过“文化+旅游”“文旅+”,培育文旅新业态,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

为推进文旅融合,山东省编制出台《山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构建完善“两大基地引领,两极六带支撑”的发展布局。推出16条综合型经典文化旅游线路、7个系列主题特色型文化旅游线路,实现“串珠成线、连片成面”。

近些年,山东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也取得一系列新进展。出台《大力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山东省21家单位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青州市、青岛市崂山区、曲阜市、荣成市、沂南县、烟台市蓬莱区、齐河县与济南市章丘区8家单位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数量并列全国第一。

作为全域旅游在山东实现真正落地的重要举措,年11月,济南市公布年济南公园年票适用人群,从原来的只对济南市民发售,扩大到向淄博、东营、济宁、泰安、德州、聊城、滨州、菏泽8市市民开放发售。不但“1+6”都市圈的市民皆可办理,济宁和菏泽两市的市民也能享受到同等的年票福利。山东省旅游要素进一步打破边界桎梏,实现一圈享全域。

为应对今年疫情对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山东文旅部门率先采取应对措施,下大力气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包括大力促进夜间文旅经济发展,研究制定纾困解难政策等。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夜间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推动景区夜间开放,优化夜间文化演出市场,培育一批夜间演艺精品,推出一批业态多元、吸引力强的夜间旅游优质项目和产品。依托中心城区设施和重点景区,培育夜间观光游憩、文化体验、特色餐饮、时尚购物等夜间旅游经济产业,打造一批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山东省精品旅游促进会为抗击疫情、推动复工复产、拉动消费,在国内首发《餐饮业分餐制设计实施指南》省级地方标准,并申请国家标准。

今年疫情发生以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还积极引导山东省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主动对接金融管理部门和银行机构,鼓励金融机构对因疫情影响导致贷款逾期的企业减免罚息等。建立银企对接投融资服务机制,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整合多项金融扶持政策,打造出如日照“富市贷”、沂水“助旅贷”、泰安“六保贷”等一批针对扶持文旅企业的专项金融产品,并通过组织线上线下宣讲,搭建起银企对接桥梁,提升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推动文旅产业尽快复苏。省内各金融机构通过变更还款安排、无还本续贷等方式,对到期还款困难企业予以支持。这些硬性举措的“联合出手”,为受疫情波及的困难企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项目建设带动产品供给上新层次

群众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339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