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肃穆逝者长眠
承先遗志薪火相传
又是一年清明时
让我们一起来纪念来缅怀
属于德州人的骄傲
01·张星南·
把一切献给党
张星南,年6月投身革命,年2月来到山东禹城团县委工作。由于被诬告,她受到错误处理,遣送回河南老家劳动改造。年12月,中共禹城县委经过彻底调查,为张星南作出了平反决定。
平反后,她开始做起义务清扫大街的工作,自费买来扫帚和铁锨,每天早晨4点起床,把附近两条大街清扫一遍,回到家常常已是上午9点多钟了,天天如此,年年如此。从年开始,张星南每天扫完大街再到园林处苗木培育基地义务栽培花草苗木,直到病倒入院,坚持了27年。
从年开始,她先后以“服奉乐”的名义向社会各项公益事业、福利事业及灾区群众捐款捐助,先后捐出20多万元工资帮助遇到困难的人们。每逢“七一”党的生日或党的重大活动期间,她都自愿向党组织多交纳党费。年老人感到身体不好,专门嘱咐女儿缴了元的特殊党费。
年9月13日22时30分,89岁的老党员张星南因病去世。遵照老人的遗愿,遗体无偿捐献给医学事业。老人唯一留下的,是一缕白发和一副戴了多年的眼镜。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张星南一生真实的写照。
02·孟祥斌·
一个人感动一座城
孟祥斌,山东齐河人,年4月出生,年12月入伍,年6月入党。牺牲前系原第二炮兵某旅司令部副连职机要参谋。
年11月30日上午,孟祥斌带着来队探亲的妻儿外出,享受着难得的相聚时光。11时20分许,他们途经金华市婺江城南桥时,一名女青年轻生跳入婺江。
人命关天。孟祥斌见状,立即脱掉鞋子,纵身一跃,扎进了离桥10米的冰冷江水里救人。在托举起女青年后,他体力不支,献出了宝贵生命。
孟祥斌用英雄壮举铸就了一座军民鱼水情深的道德丰碑。
03·关鲁·
鞠躬尽瘁守初心
关鲁,生前任齐河县纪委常委、监委委员。
年初,关鲁从公安机关调到县纪委,先后在办公室、宣传、调研、信访和审查调查多个岗位锻炼。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一手抓好工作,一手抓好学习,讲党性,有正气,敢斗争,老老实实、兢兢业业为党工作。
年,关鲁开始负责审查调查工作,在审查调查中,他做到实事求是,慎之又慎,一定要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面对阻力和威胁,关鲁勇于亮剑、敢于斗争。年,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他与司法机关配合,主办了两起打掉黑恶势力保护伞的案件。在查办交通领域一名干部涉黑案件时,一名恶势力分子托人给他传话,“你再盯住不放,早晚要你好看”。面对赤裸裸的威胁,他丝毫没有退缩,因为他坚信自己干的是正义的事业,毅然决然投入到斗争中去,最终14名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被绳之以法,2名“保护伞”公职人员被移送起诉。
年6月11日,在赴广东省东莞市办案时,不幸因公牺牲,人生永远定格在45岁。
关鲁就是反腐败征程上的一位无畏跋涉者、坚定前行者。
04·孙庆华·
“缝缝补补”是她一生光荣的冠冕
孙庆华,德城区新湖街道首善先锋志愿服务总队原指导员、乐缝创意坊党支部原党支部书记。
孙庆华扎根基层52年,是一名拥有42年党龄的老党员。退休以来,她依然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加社区的各项活动,为社区的蓬勃发展献计献策,带领社区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把生命全部奉献给了她热爱的社区志愿事业,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为民诺言:帮忙不添乱,干活不要钱,不图名和利,只为建家园。
05·王为民·
铁人式的好工人
王为民,原中国石化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采油一矿副矿长。处处以“铁人”为榜样,事事以雷锋为楷模,对理想执着追求,对人民无私奉献,对工作极端认真,对技术刻苦钻研。
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王为民,凭着顽强的毅力和钻研精神,自学专业书籍,主动向专家和技术人员拜师学艺。自己掏腰包买设施、用具,在技术革新道路上不怕挫折失败,矢志不移搞革新,努力把创新成果变成效益。围绕原油生产难题,王为民共创出30多项技术革新成果,其中5项获得国家专利,创造直接经济效益上千万元。
他时时处处做好事,把为社会、为人民多做奉献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以助人为乐,以奉献为荣,从眼前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在为他人和集体、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的名字总是与雷锋同在。
06·周主信·
以实际行动诠释教育工作者的崇高使命
周主信,原庆云县教育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教研室主任。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4月,因长期过度劳累,积劳成疾,病逝于工作岗位,年仅44岁。
周主信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工作者的崇高使命。他创造性地提出“当堂达标”教改方案,使全县的基础教学成绩从原来的全市末位跃升为中上游。
在担任庆云镇教办主任期间,每年经手经费多万,他对一些单位和个人以回扣为条件承包工程或摊派教辅都严词拒绝。有的私立学校仰慕他的能力和社会名气,以年薪五万聘他作校长也被婉拒。周主信性格沉稳、不善言笑,但有一颗火热的心,他的大爱之心感染了周围的每一个人。在他的葬礼上,五百多人不约而同地赶来为他送行。
“失一人四万学子共损,悼英灵三千教师同悲”,这是庆云人民对周主信表达的最崇高的敬意、悲切的哀思和深切的惋惜。
07·杨逢松·
用生命书写奉献与担当
杨逢松,宁津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反恐中队原中队长。
年12月参军入伍,4年10月转业到宁津县公安局工作,从警11年,杨逢松凭着对公安事业和刑侦工作的无限热爱和执着追求,勤学善思、顽强拼搏、积极进取、不懈努力,迅速完成从一名优秀部队干部到公安刑侦尖兵的转变,他英勇善战、出生入死、惩恶扬善、屡建奇功,多次临危受命参与大案要案的侦办,出色完成急难险重的攻坚任务,亲手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余人。
年4月16日,杨逢松在连续办案两天后,昏迷在了出警现场,医院后确诊为胰腺癌晚期。在与病魔顽强搏斗6个月后,10月16日,杨逢松走完了他短暂而又壮烈的一生,永远离开了他所挚爱的公安事业。杨逢松同志牺牲了,但是,他所留下的勤勤恳恳、忘我工作的拼搏精神,机智勇敢、爱岗敬业的优良作风,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永远激励着他的战友们勇往直前。
点滴微光可成星海
今天
我们祭奠所有可爱的灵魂
向所有负重前行的人们致敬
是你们
像漫天繁星
感动着这座城市
为我们指引了前进的方向
时光倏忽而过
你们似乎已远去
却又像从未离开
你们的名字
德州人民永远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