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忠,山东省齐河县靳家公社杏元村人,年12月入伍,曾在原14军40师团6连服役。年11月初,他所在部队拉练来到了南疆边境,驻扎在河口县的左侧十几公里处,中越边境中间有条南溪河,对面就是越南的一个省会(老街)。
年2月17日,我自卫还击作战打响了。团的作战任务就是攻克老街。老街西侧是红河,北侧是南溪河,南侧是其纵深。因此,要拿下老街,就必须首先夺取老街东侧7公里处的重要据点小曹,此敌重要据点由1营主攻,而2营的任务是从老街与小曹中间的五条半偷渡南溪河打穿插,6连的具体任务就是过河后,攻占小曹西侧的一个主峰22号高地,占据这里,就可以居高临下,支援多个方向。6连决定穿插进去,采取偷袭的战法,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当时王长忠是6连2班的班长。2班由于是全连的尖刀班,作战担子重,就编成了一个加强班。全班有2支冲锋枪、5支步枪、1挺轻机枪、1具火箭筒、1具喷火器、1个报话机,其中有两名神枪手。战斗发起后,2班作战任务具体有三项:一是偷渡南溪河后卡断越南左通小曹、右通老街的7号公路,并狙击越军对我渡河部队的袭击;二是插入敌前沿阵地,埋伏在敌人的战壕前沿,一旦连主力被敌人发现,就将敌火力引过来,用小的牺牲换取大的胜利;三是潜伏到第二天10点时,听到我方冲锋号响就和全连一同冲上高地消灭敌人,攻克主峰。2月16号晚饭前,营、连首长再次向部队作了出发前的动晚饭后,2班在王长忠的带领下,首先就冲到南溪河边,并迅速渡过了南溪河。“过河后立即冲上7号公路!”王长忠边下命令边第一个冲上了河岸。当全班拼命冲到7号公路附近时,才发现正前方是悬崖峭壁,根本就上不去。每个战士携带的作战物资都有60多斤,别说是夜间全负武装,就是大白天空手也很难爬上去。王长忠就指挥大家先把行装卸掉,然后就组织搭人梯先上人,接着再把行装一件件传上去。很快大家就在不声不响中冲上了公路。王长忠环顾四周,没发现有什么动静,就立刻指挥大家向两边散开,占领有利地形,做好战斗准备。战士们有的趴到草丛里,有的趴在泥坑里,静等着战斗时刻的到来。晚10时,连部通信员摸黑冲上来传达连长的命令:全连己安全过河,命令2班立即冲入敌前沿隐蔽待机。于是,2班又以最快的速度边探雷,边前进。当他们进到深山处时,一头野猪挡住了去路。王长忠立即命令全班:“谁也不准开枪!”双方对视片刻,野猪悻悻地退去,2班便迅速到达连部的指定位置。大约12点过,远处近处就不断出现了枪声,随后还出现了不间断的炮声。王长忠心里明白,我军正面进攻并没有开始,无疑,这都是敌人为壮胆子打的冷枪冷炮。就在2班潜伏的正前方、左前方就有几个敌火力点不断向四面打枪扫射,有时子弹就打的2班战士身边草丛刷刷响。天明了,东方亮了,王长忠一看:糟了,我们怎么来到一个独的小山头上了?平时观察或在地图上查看只知道这里是一座山,谁知山坡间还有一条大深沟。为了争取主动,王长忠决定:必须越过山沟冲上前面的山头。于是,他让全班围成一个园圈,面向外开了个临时战地班务会,及时向大家说明了情况和必须立即转移阵地的决定。并且坚定地说:“大家拉大距里跟我来,我在前边探雷寻路,如果我牺牲了,就由党员黄河同志接替班长职务,指挥全班完成任务。”一听要转移阵地,大家都争着要走在前面。“服务命令、听指挥!”说罢,王长忠就迅速跃起,大步前行。
2月17日早上6点半后,我方的炮火准备开始了。我弹群一批批射向越军的阵地和雷区。我方打炮,敌方也打炮。但此时在敌前沿潜伏的2班就在越军的战壕前,就处在双方大炮射程范围内,炮弹一颗颗地就落在2班战士们的身边。心急如焚的王班长就即刻打开报话机与连长联系,却总是联系不上。急切中他终于联系上了一位师跑团的6连长,并报告了2班的所在位置。随即也就解除了我方炮弹对他们的威胁。但敌人的炮还是一个劲地打来,2班仍处在敌方跑弹的威胁之中。此时,王长忠想,我方炮火延伸,敌方向我后方打炮,不正是自己冲击的大好时机吗?只有我们迅速地夺下敌人的阵地,才能真正减少我们身后战友们的伤亡。于是,王长忠就迅速跃起,带领全班向高地冲去。当他们冲到一块长长的开阔地时,即令全班:“拉大距离,快速通过开阔地!”说罢,他又是第一个跳进开阔地,就在他拼命冲击中,敌人一发炮弹打来,落在他的脚旁,将他炸飞。气浪把他托起几米高,又将他摔落在弹坑里。后面的战友跑上来救他,他已说不出话,还以为是越南兵来夺他的枪,双手死死抓住枪身不松开。战友们一看班长全身是血,即刻集中了全班的急救包为他包扎。直到下午四时,战友们才将他抬回南溪河边,交给民工担架队。两位支前民工抬着他又走了很长一段路才到了伤员集散地。至天黑,军用卡车又医院,医院他得到了及时地抢救。四天后,当他醒来时,己医院。为了尽快让他恢复健康,此后,他又先后医院、医院、医院。战后,他被所在部队荣记三等功。
年5月退伍回原籍,11月被按置在齐河县第一棉厂工作,后又到县供销社工作。年下岗,但依然保持军人本色,从无怨言牢骚。他常说,比比当年的烈士们,自己已多活了几十年,已是幸运、幸福之人。他自筹资金,很快经营起了农资用品,销售化肥、农药、种子,货真价实,服务周到,赢得周围十里八乡好口碑。(段升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