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十六里河钅广村的这座古墓,妥妥的孝

北京看湿疹的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426/8890894.html

在济南市市中区十六里河街道办钅广村东南二里许,有座古墓,被当地称作“怀坟”,墓主人就是极富传奇色彩的一代大儒怀晋。怀晋(—),字丽明,祖上世居黄河以北的齐河县怀庄,自其五世祖来到济南历城县定居。

怀晋墓

轶说传奇

怀晋早年便博学高雅,在济南大名鼎鼎,但他一不慕名利,二不醉心于科举仕进,在济南府学中甘愿做一名治学庠生,定期享受官府的粮米资助,恪守儒道,北窗高卧,海不扬波。年,怀晋47岁,这一年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攻破了北京城,随着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怀晋在文庙中听闻这个消息,既悲痛又震惊,感慨于天时人事之变,一把火烧掉了青衿儒冠,哭着离开了文庙,决意在南山的钅广村执经授徒,终其一生。他的妻子房氏,为了成全丈夫的意愿,自缢以明志。

怀晋初来钅广村时,有一天忽然来了一群强盗欲来此掳掠,听说怀夫子住在此地,便恭恭敬敬对怀晋说:“长者在此,恐为吾辈所惊,明日当送静地供饮馔。”怀晋不予答话,以示厌烦,当晚这伙强盗便退避而走。

年,怀晋79岁,历经二十年心血,《周易训蒙纪要》、《四书易解》和《阴符经注》三部大作完成。这年中秋,钅广村白云观中的古银杏树叶在一夜之间突然全都变成了红色,全村人都惊慌失色,怀晋面露喜色,遂在书案上展卷走墨:“二十年来岁月深,几番欢笑几番颦。举头时见中秋月,向在天边今在身。”写完之后,便沐浴静卧,不食不粥。他的二儿子世昌以为父亲得了重病,一直在床前侍奉,多日不见好转,十分不忍,便对弥留之际的父亲说:“爹,您想吃什么?儿子一定都给你弄到。”怀晋看着儿子低声说“我只想吃咱家那头小黑驴的心尖”,说完便昏睡过去了,怀世昌马上去拿刀准备宰杀小黑驴。

此时,在三里地之外的大岭村,有位名叫韩毓桐的贡生,衣袖中揣着一把白面折扇,正风尘仆仆地向怀晋家赶来,他此行的目的是想请怀先生为他题写扇面。刚至村口,正迎面碰见怀晋仅穿着一只鞋,骑着小黑驴西行,就上前打招呼:“老师,您要出门?”

怀晋答道:“我要出趟远门,走的有点着急,把一只鞋忘在窗台上了,你告诉世昌,让他收起来。”

韩毓桐满口应承,随手拿出扇子说:“老师,我本想请您给题写扇面,既然您出远门,那就等您回来再说吧!”

怀晋说道:“我现在就写吧!”便要过扇子,信笔写道:“不在城兮不在山,饥时吃饭困时眠。等闲悟得元中妙,胜读南华第几篇。”写完便骑驴西去了。

韩贡生继续向怀晋家去,见到怀世昌说:“刚才在村口碰到了怀先生出远门,让我给你捎个话,他有一只鞋在窗台上,让你收起来。”

怀世昌很是诧异:“父亲这几天一直卧床不起,怎么会出门呢?”

韩贡生斩钉截铁地说:“他骑着你家的小黑驴,还给我题写了扇面”,并拿出扇子让怀世昌看,怀世昌接过扇子一看,果真是父亲的墨迹,窗台上也确实有一只鞋子。急忙跑进屋看,怀晋已经咽气了,小黑驴也死了。

此时的韩贡生恍然大悟,原来,刚才在村口遇到的怀晋是脱壳成仙了。

高士虚怀

怀晋一向温和谦让,与人为善,在他7岁时,他的继母改嫁,后来继母的儿子反而来争家产,怀晋非但不与计较,反而为他买田买地,这位异姓兄弟大受感动,与怀晋友爱终身。有位陈姓友人,与怀晋是莫逆之交。顺治初年,清兵占领济南后,对城内的百姓进行了血腥屠杀,陈氏一家不幸罹难,仅一幼子存活下来,尽管生活艰难,怀晋视同己出,悉心教导,把他养育成人。

怀晋隐居之后,结庐于钅广村之阳,怡情泉石,绝口不言仕进,惟以穷经为事。有位张姓的布政使,数次请他出任其幕僚,均被拒绝了。茌平人王曰高任直隶巡抚时,曾聘请怀晋教其子弟,仅半年便辞职了。他在济南设帐几十年,其中在晚年有段时间曾在济阳堰头镇授经,其门徒众多,如艾元征、王盛唐,都曾拜师于他,这二人在入仕高位后,每次经过怀晋的住所附近,必定来拜见,怀晋对待他们如同以前受业时的样子。有位名叫郑子铉的人,经常跟随怀晋到各地游学,相伴时间最长,他经常感言道:“自从跟随怀先生游学各方以来,凡是邪念之萌,皆知自遏。”其高士之德,感人如此。怀晋的行为举止对当时的济南士人影响很大,著名诗人王苹对他的印象极深:“裒衣大带,矩行规严,所至人皆让行避席,以为有盛世长者之风。”

一门节孝

怀晋死后,与其妻房氏合葬于村东月牙山下,怀晋的次子怀世昌费时六年为父母筑坟,在六年中,他不见妻儿,吃住在墓地,走遍了周围大小山头,找寻合适的石料,亲自堆砌而成。墓坐南朝北,正面镶嵌其两子奉立的墓碑,上书“清故处士怀公暨妣房氏墓”。墓修好后,怀世昌在墓顶栽种了一株侧柏,被称为“孝子柏”,奇怪的是这株柏树后来竟长成了六株连体,根连根、枝连枝,远观就像是一片翠绿的云团庇护着怀坟。

怀世昌的孝举令乡邻感慕,乡绅、生员、街民向府县公举请求旌表。为褒扬怀氏一门三人的义、节、孝行,历城知县王道隆特赐匾“一门节孝”,并由其学生李天赐撰写碑文。康熙二十八年(),山东布政使卫既齐赐匾“攀柏永怀”。“攀柏”为悼念亡亲的典故,记载于《晋书·孝友传·王裒》,王裒的父亲被司马昭所杀,王裒筑庐墓侧,早晚在墓前拜跪,攀着柏树悲号,眼泪着树,树为之枯。《历城县志》在《隐逸传》、《孝义传》、《列女传》中分别收录了怀晋、怀世昌、房氏的事迹。《齐河县志》、《济南府志》中也为其立传。

据《山东通志艺文》记载,康熙三十三年()十月十二日,怀世昌到卫既齐家中拜访,留居半月,怀世昌“每晨必洁扫其室,焚香陈父遗书而拜叩之,问答间不溢一语,惟谈定性之学。”可见,怀世昌亦秉持了其父的风范。

经传广衍

怀晋隐居期间潜心研究《易经》、《阴符经》等经籍,根据山东、济南地方文献记载,其著作主要有:《周易训蒙辑要》、《阴符经注》、《四书易解》、《怀晋文集》等。怀晋与其同期的清代著名经学家张尔岐交往甚密,二人曾共同治学,张尔岐尤工《仪礼》,怀晋尤以治《易》为精,他在《周易训蒙辑要》自序中说,“夫易之道,乾坤而已。乾坤之理,易简而已。易简之理,仍以易简求之,则广大精微,自有合也”,可见怀晋对《易经》的研究已经到了相当高深的境界了。当时,人们都认为《易经》艰深繁难,明经之说竟成迂腐,致使无人问津,针对这种治《易》者寡的困局,怀晋“欲引人以乐从”,汇总了朱熹评注和其他诸家的解义,力求通俗易懂。

在著书立说的同时,怀晋不忘传道授业,当时他有一大批弟子追随,并在经学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如清初刑部尚书艾元征便深得怀晋的真传,著有《易经会通》,颇受学者推崇。

本文摘自《济南史志》年

作者:李金凤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126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